[发明专利]均温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7296.9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结 | ||
本发明是一种均温板结构,包括一上板、一下板、一中间层及一聚合物层;其中该聚合物层选择与该上、下板其中任一者结合,该下板与该上板相盖合共同界定有一腔室,该腔室内填充一工作流体,所述中间层设于该腔室内,该中间层设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复数穿孔及复数沟槽,所述的这些穿孔贯穿该第一、二侧,该复数沟槽设置于该第一、二侧其中之一,由上述的组合令本发明的均温板的整体结构总厚度等于或小于0.25mm,以达到极薄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温板,尤指一种极薄型化的均温板。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更佳的热传效果,散热领域使用了应用两相流热交换原理的散热装置作为热传导元件使用,其中以均温板及热管最为普及,而均温板与热管为应用两相流热交换原理,必须以热传导效率较佳的材质作为该均温板及热管的主体结构,其中又以铜最为常见,主体内部必须具有一真空气密的腔室以及腔室内部表面设置有毛细结构以及填充有工作液体,使得以通过真空环境下工作液体沸点降低而在该真空气密的腔室内部进行两相流(汽体与液体)循环,如此提供较佳的热传导效率。
现有均温板系在至少一板体上设置有毛细结构后再与另一板体盖合构成主体,其后再该主体上进行封边及填水(液态工作流体)与抽真空等作业,进而构成所述的均温板;前述的毛细结构在均温板中主要系用来作为液态工作流体从冷凝区回流至蒸发区以及将液态工作流体储存于蒸发区的作用,而毛细结构通常以烧结体、网格体、纤维体、沟槽等型态可提供毛细力的结构作为使用。
其中烧结体主要系于板体的一侧披覆有金属粉末,再通过烧结的方式将所述的这些粉末烧结附着于该板体上而形成多孔隙性质的毛细结构,以烧结方式所形成的烧结体型态的毛细结构是毛细力最佳的毛细结构,而烧结工作必须将两两相邻的粉末加热至半固融状态下使粉末间相互连结并形成具有多孔特性的毛细结构,为保持烧结粉末的毛细结构能保持多孔性的特质,则该烧结粉末的粒度具有一定的限制,因当烧结粉末的粒度过小时会造成所述的这些粉末烧结产生固熔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孔隙,以致于无法形成具多孔性的毛细结构,也就是说该毛细结构无法提供毛细力。如此,现有的烧结体使用烧结粉末的粒度是无法选用太细小的粉末,使得现有通过烧结的方式所形成的毛细结构中,该烧结粉末必须选用颗粒大小适中的尺寸才得以在各颗粒间形成有孔隙且具有毛细力的功效,但相对的该烧结结构厚度也会随之增厚,这也就是目前现有烧结体无法应用于极薄型化的均温板结构上。此外,目前现有使用烧结体的均温板是无法进行部分使用弯折(弯曲),因若该均温板受弯折(弯曲)后,会造成腔室内的烧结体破损脱落并崩坏,导致板体上无毛细结构而失去均温散热的功效。
所以业者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烧结体无法使用在极薄型化的均温板结构上的问题,便朝向该毛细结构中毛细力功效较差的沟槽,或是毛细结构中毛细力系亚于烧结粉末的网格体或编织网试着使用,其中该网格体或编织网虽在设置上方便且可使用于需进行弯折的部位,但网格体或编织网在设置在均温板内时必须与壳壁或管壁完全贴合,才能令工作液体得以于网格体或编织网中受毛细作用扩散,故当网格体或编织网没有完整贴设于该壳壁或管壁表面时,则无法提供毛细力供给工作液体进行扩散汽液循环的功效,另外还有就是所述网格体与编织网主要由复数丝状单体相互交织或编织而组成,因每单一根丝状单体(如丝状金属线)的线径粗细度受到目前加工机械及材料限制而无法变更细,所以使得该复数根丝状单体全部相互交织(或编织)组成的网格体(或编织网)的整体厚度并无法再降低,所以现有网格体与编织网同样也是无法应用于极薄型化的均温板结构上。
便退而求其次,则改用毛细力较差的所述沟槽,而所述沟槽主要是在均温板的壳壁面通过机械加工等方式开设形成,如此作为毛细结构使用,但却延伸出另一问题,就是在该均温板内开设沟槽势必会造成该均温板的壳壁变薄,不仅会影响整体结构强度,且还会造成壳壁破裂的情事发生,进而导致其内工作液体外漏而失去均温散热效果,因此设置沟槽将令壳壁变薄进而降低了整体结构强度,所以若再对该均温板进行弯折(弯曲)等工作时,则容易造成在设置该沟槽的位置处破裂,基于这些考量使得业者怯步不敢拿来用在极薄型化的均温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7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