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8315.X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9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岳超;傅荣锋;徐志平;丁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6;G01M1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阚梓瑄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链条 磨损 伸长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方法,所述链条绕设于驱动链轮,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载荷台和配重,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驱动链轮未运行时,测量所述载荷台距离一基准面的第一高度,并标记所述驱动链轮的一旋转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高度计算所述链条的位于所述载荷台一侧的部分的第一长度;
在所述驱动链轮运行过程中,当所述驱动链轮旋转至所述旋转位置时,测量所述载荷台距离所述基准面的第二高度;
根据所述第二高度计算所述链条的位于所述载荷台一侧的部分的第二长度;
计算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的差值,并计算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即得到所述链条的相对磨损伸长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高度计算所述第一长度的步骤中,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L=Z-G-H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L为所述第一长度,Z为所述驱动链轮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高度,G为所述载荷台的厚度,H为所述第一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高度计算所述第二长度的步骤中,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l=Z-G-h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l为所述第二长度,Z为所述驱动链轮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高度,G为所述载荷台的厚度,h为所述第二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差值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的步骤中,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d=(H-h)/(Z-G-H)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d为所述比值,即为所述链条的相对磨损伸长率,H为所述第一高度,h为所述第二高度,Z为所述驱动链轮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高度,G为所述载荷台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台距离所述基准面的高度是通过高度测量装置测量,所述高度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准面的位于所述载荷台正下方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轮的所述旋转位置是通过旋转位置测量装置测量和标记,所述旋转位置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链轮中心位置上。
7.一种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系统,所述链条绕设于驱动链轮,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载荷台和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
高度测量装置,设置于一基准面的位于所述载荷台正下方的位置上,用以测量所述载荷台相对于所述基准面的高度;
旋转位置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链轮,用以测量所述驱动链轮的旋转位置;
逻辑运算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高度测量装置和所述旋转位置测量装置;
其中,所述系统被配置为利用所述旋转位置测量装置在所述驱动链轮未运行时标记一旋转位置,利用所述高度测量装置在所述驱动链轮未运行时测量所述载荷台的第一高度,并在所述驱动链轮运行时且旋转至该旋转位置时测量所述载荷台的第二高度,所述逻辑运算装置用以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计算所述链条的磨损伸长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测量装置包含认址器或者拉线编码器;和/或,所述旋转位置测量装置包含旋转编码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含:
报警装置,连接于所述逻辑运算装置;
其中,所述报警装置预设有一报警值,并被配置为在所述逻辑运算装置计算得到的所述链条的磨损伸长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报警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链条磨损伸长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还预设有一预警值,所述预警值小于所述报警值,所述报警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逻辑运算装置计算得到的所述链条的磨损伸长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警值且小于所述报警值时发出预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集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83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