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极管离合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9058.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瑞环 |
主分类号: | F16H47/04 | 分类号: | F16H47/04;F16D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管 离合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极管离合器及其工作方法,三极管离合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的一端设有恒星齿轮,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套有可以转动的行星齿轮,恒星齿轮的外侧与行星齿轮的外侧啮合,行星齿轮的外侧还与控制齿轮啮合。三极管离合器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扭矩从最内部的恒星齿轮输入离合器,然后传递至中间的行星齿轮,最外部的控制齿轮与齿轮油泵相连,通过流量阀门控制齿轮油泵的流量。本发明的离合器利用差速器的扭矩分配特性,降低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延长离合器的寿命,更加方便的控制扭矩;在需要较高精度扭矩控制的地方可以利用流量阀开度的变化进行扭矩的精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极管离合器及其工作方法,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离合器多采用摩擦式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通过两个接触面的结合通过摩擦传递扭矩,对摩擦面的要求和损耗较大,而且该离合器具有维修困难,摩擦材料造价高的缺点。现有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下发热量较大,损耗严重且不利于扭矩的准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离合器的损耗,便于维修,延长使用寿命,降低造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三极管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的一端设有恒星齿轮,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套有可以转动的行星齿轮,恒星齿轮的外侧与行星齿轮的外侧啮合,行星齿轮的外侧还与控制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齿轮为环形结构,控制齿轮套在行星齿轮和恒星齿轮的外侧,行星齿轮设于恒星齿轮和控制齿轮之间,控制齿轮的内侧与行星齿轮的外侧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轴,每个固定轴上均套有一个行星齿轮,所有的行星齿轮均布在恒星齿轮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座为圆盘型结构,所有的固定轴固定在固定座的一侧底面上。
一种三极管离合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三极管离合器为差速器,输入轴、输出轴和控制齿轮中的一个作为扭矩的输入端,另外两个则为输出端和控制端,扭矩从输入端传递至输出端,并通过控制端控制输出端的输出扭矩大小;或者主动控制其中两个端口的扭矩,来控制第三个端口的输出扭矩。
优选地,扭矩从最内部的恒星齿轮输入离合器,然后传递至中间的行星齿轮,最外部的控制齿轮与齿轮油泵相连,通过流量阀门控制齿轮油泵的流量。
优选地,在流量阀门关闭的情况下,齿轮油泵无法转动,控制齿轮停止转动,从恒星齿轮传入的扭矩将通过行星齿轮公转输出实现离合器的“合”;
在流量阀门打开的情况下,因为中间的行星齿轮上有负载,则扭矩会通过行星齿轮自转输出给控制齿轮,控制齿轮再传递给齿轮油泵,实现离合器的“离”。
优选地,所述的流量阀门还可以半开半闭状态,实现扭矩的精准控制。
优选地,利用差速器的扭矩分配性,通过所述的齿轮油泵调节控制齿轮的负载,从而调节中间行星齿轮的输出扭矩。
优选地,对所述的控制齿轮的负载调节采用流体泵的流量调节形式。
优选地,通过对所述的控制齿轮负载的调节实现输出扭矩的控制;利用所述的流量阀门的开度对泵的影响实现对负载的控制。
本发明的离合器利用差速器的扭矩分配特性,降低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延长离合器的寿命,更加方便的控制扭矩;在需要较高精度扭矩控制的地方可以利用流量阀开度的变化进行扭矩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三极管离合器的立体图(1);
图2为一种三极管离合器的立体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瑞环,未经李瑞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9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