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在制备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和功能性制品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91125.3 申请日: 2020-12-02
公开(公告)号: CN112592412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2
发明(设计)人: 胡婷;赵峡;于广利;李建杰;杨英杰;管华诗;辛萌;李全才;吕友晶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61P7/00
代理公司: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代理人: 王晓晓
地址: 266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茸岩藻 聚糖 硫酸 及其 制备 防治 白细胞减少症 药物 功能 制品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在制备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和功能性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细胞实验证明所述岩藻聚糖硫酸酯能显著促进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造血祖细胞集落的形成,同时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表明,所述岩藻聚糖硫酸酯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提高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本发明中提供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拮抗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组分用于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功能制品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在制备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和功能性制品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是肿瘤放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副作用,是指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持续低于4×109个/L。若不及时治疗可继发严重感染并出现并发症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抵抗癌症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是提高抗癌治疗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目前,临床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主要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腺嘌呤、鲨肝醇等,然而他们的应用伴随着高治疗成本或大量的副作用,如发烧、骨痛和肌痛。因此,开发价廉效佳且低毒副作用的升高白细胞药物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

海洋糖类化合物是海洋药物开发的重要源泉,也是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来源于褐藻,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海洋硫酸多糖,在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及免疫调节方面均有较好的活性。国内外学者已经报道了很多关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应用的专利,如ZL 201410029573.7公开了一种低分子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CN11748045 A公开了一种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抗疱疹病毒作用及应用。CN370411288A公开了一种海参岩藻多糖在抗凝及刺激造血中的应用。但是,目前尚无关于海茸来源岩藻聚糖硫酸酯在制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症药物及功能制品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疗效不理想且价格昂贵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在制备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和功能性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良好的抑制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作用,并能升高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显著促进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造血祖细胞集落(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CFU-GM)的形成。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所述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来源于海茸,主链为α-1,3和α-1,4交替连接的岩藻糖,主链岩藻糖C2或C4羟基被硫酸基部分取代;所述主链岩藻糖C2或C4位还链接有以下支链:(1)支链由末端链接和1,4链接的岩藻糖组成,其中C4位羟基被硫酸基取代;和/或(2)支链由末端链接和(1→4)和(1→6)链接的半乳糖组成,其中(1→6)链接的半乳糖C4位羟基被硫酸基取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岩藻聚糖硫酸酯分子量为40~2000kDa,硫酸基含量5%~25%,所述岩藻糖的含量为10%~80%,所述半乳糖的含量为5%~30%。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海茸岩藻聚糖硫酸酯还含有葡萄糖、葡萄糖酸酸、N-乙酰氨基半乳糖、木糖、鼠李糖和甘露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葡萄糖的含量为1%~30%,所述葡萄糖酸酸的含量为5%~15%,所述N-乙酰氨基半乳糖的含量为2%~15%,所述木糖的含量为2%~10%,所述鼠李糖的含量为3%~15%,所述甘露糖的含量为1%-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1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