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纺有再生棉纤维的莫代尔面料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0138.2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熊原;刘渊民;余胜;余拓;王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47 | 分类号: | D03D15/47;D03D15/217;D03D15/225;D06B3/10;D06B3/18;D06C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161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纺 再生 棉纤维 莫代尔 面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纺有再生棉纤维的莫代尔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由经线和纬线通过平纹编织形成的面料,经线为莫代尔纤维与精纱纤维通过紧密纺织形成的纱线;再生棉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后形成纬线;其中,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再生棉的处理,纬线的纺织,经线的纺织,整经工序,浆纱工序以及织造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再生棉纤维与莫代尔纤维面料混纺工艺,在降低莫代尔面料的制作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莫代尔原本亲肤透气爽滑的特点以及高弹高垂坠感的优势;另外将再生棉处理后与莫代尔纤维进行编织,将棉纤维废料循环利用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面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纺有再生棉纤维的莫代尔面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奥地利兰精公司开发(兰精莫代尔),是较早开发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由于当时该纤维价格高,性能也没有被充分认识等原因,一直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直到上个世纪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穿着舒适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莫代尔纤维织造的贴身衣物走入了家庭。正如过往的莱卡标签一样,莫代尔标签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宠,被消费者所欢迎。
而现今市面上已知的莫代尔面料因其生产工艺的复杂性、难以获取的原料以及工艺设备的高要求导致其制作成本居高不下,价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并不具备普适性。但市面上采用其他价钱较低的纤维混纺制成的莫代尔面料穿着的舒适度并不及普通的纯棉面料,然成本却不低,因而此举也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此外,一般的制衣厂中多半会有许多残次品或者边角废料,这些物品难以降解且不好处理。因为边角料面积较小难以成事,若是采用火烧只会污染环境。因而,如何将上述的残次品或边角废料进行恰当的处理一直是各大制衣厂的难题所在。但若是将残次品回收进行洗净消毒精梳理等工艺重新成为棉麻纤维,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里与莫代尔纤维混纺,不仅可以降低莫代尔面料的制作成本也可以大幅度的维持莫代尔本身的优势,这为今后的新型面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混纺有再生棉纤维的莫代尔面料的制作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莫代尔面料成本过高,残次品不易处理的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包括由经线和纬线通过平纹编织形成的面料,所述经线为莫代尔纤维与精纱纤维通过紧密纺织形成的纱线;再生棉纤维与莫代尔纤维混纺后形成纬线;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再生棉的处理,纬线的纺织,经线的纺织,整经工序,浆纱工序以及织造工艺;其中,具体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棉的处理:对再生棉进行推开清棉,采用梳棉机进行开松分梳和除杂,而后依次进行预并条和条并卷联合机处理,再进行精梳棉处理,制得再生棉纤维条;
S2,纬线的纺织:将S1制得的再生棉纤维条与有机棉纤维以及莫代尔纤维采用三道并条进行并条,先纺织成粗纱再纺织成细纱,而后经络筒合股加捻,制成纬线;
S3,经线的纺织:将莫代尔纤维与精纱或浆纱混纺后进行紧密纺纱,制得经线;
S4,整经工序:将S2与S3制得的经线与纬线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张力,其中边部张力比前区多4g,制得若干线轴;
S5,浆纱工序:将S4制得的线轴进行浆纱处理,浆纱速度控制在40-45m/min,所使用的浆料定积定粘时间为6.5-7.0s,制得上浆线轴;
S6,织造工序:将S5制得的上浆经线与上浆纬线进行平纹交织形成织物,制得坯布;工艺参数如下:织机车速为500r/min、上机张力1400±100N、综平时间310度、开口量的大刀片a值为105,松经量为310度-中。其中,步骤S2中的再生棉纤维的含量不能超过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0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