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2477.4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5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卓;杜志江;王昊东;王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立超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3217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机器人 模块化 柔性 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涉及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驱动部、第一导杆部、第一连接部、第二导杆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手术工具部和绳。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一连杆部、第一螺丝轴和第二螺丝轴,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二连杆部、第三连杆部和第三从动齿轮、第三螺丝轴、第四螺丝轴、第五螺丝轴和第六螺丝轴。本发明通过增加或更换单/双模块关节能够解决目前手术器械臂柔性较低,自由度较低的问题,同时由于该手术臂模块关节可拆卸及增加,该手术臂可以满足多种不同手术器械臂功能性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DVinci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具有多自由度、高灵活性、手术创口少等核心特点。手术机器人用于微创手术,末端手术工具通过导管进入人体内部,并通过长杆机械臂到达病灶,对人体器官上的肿瘤做切除或淋巴节扫除等进行切割、缝合、打结等一系列手术操作。
而目前的临床使用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器械臂的柔性较低,器械操作过程中的“杠杆效应”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差错,伤害到患者,同时,由于手术机器人进入人体部分自由度少,必须要有体外机构提供额外的姿态和自由度来满足手术操作,因为机械臂不能直接映射医生手部动作完成手术,要在体外布置2-3条器械臂和1条影像臂,需要同时使用不同规格尺寸的器械臂以满足不同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其中,包括:
驱动部1;
第一导杆部2,所述第一导杆部2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导杆部2具有一端与所述驱动部(1)连接;
第一连接部3,所述第一导杆部2具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连接;
第二导杆部4,所述第二导杆部4呈圆柱状,所述第二导杆部4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连接,所述第一导杆部2和所述第二导杆部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可操作地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二导杆部4具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连接;
第三连接部6,所述第三连接部6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转动连接;
手术工具部7,所述手术工具部7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6转动连接。
上述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包括:第一从动齿轮31、第一主动齿轮32和第一连杆部33,第一连杆部3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1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2,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1与所述第一导杆部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2与所述第二导杆部4的一端连接。
上述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还包括:第一螺丝轴3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1上设有两第一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一螺丝轴34相匹配,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1与所述第一连杆部33通过两所述第一螺丝轴34连接。
上述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用模块化柔性器械臂,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还包括:第二螺丝轴35,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2上设有两第二槽,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二螺丝轴35相匹配,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2与所述第一连杆部33通过两所述第二螺丝轴3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2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