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2803.1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邢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工业 机器人 | ||
1.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运装置(100),其包括卸料组件(101)、运输组件(102),以及设置于所述卸料组件(101)和所述运输组件(102)之间的转运组件(103);所述转运组件(103)包括驱动部件(103a),以及与所述驱动部件(103a)连接的转运部件(103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03a)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支撑底板(103a-1)、与所述支撑底板(103a-1)连接的驱动电机(103a-2)和第一转动柱(103a-3)、与所述驱动电机(103a-2)连接的第二转动柱(103a-4)、与所述第二转动柱(103a-4)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103a-5)、与所述第一套筒(103a-5)连接的第一摆臂(103a-6)、与所述第一摆臂(103a-6)铰接的第二摆臂(103a-7)、与所述第二摆臂(103a-7)连接的固定柱(103a-8)、设置于所述固定柱(103a-8)顶部的半边齿轮(103a-8)、设置于所述半边齿轮(103a-8)两侧的固定圈(103a-9)、与所述固定柱(103a-8)配合的通槽(103a-10)、与所述第二转动柱(103a-4)活动连接的第二套筒(103a-11),以及与所述第二套筒(103a-11)连接的配合齿轮(103a-12);所述配合齿轮(103a-12)与所述半边齿轮(103a-8)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部件(103b)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柱(103a-4)顶部的第三摆臂(103b-1)、与所述第三摆臂(103b-1)连接的双面搬运板(103b-2)、设置于所述双面搬运板(103b-2)两端的防护挡板(103b-3)、与所述第二套筒(103a-11)连接的第四摆臂(103b-4),以及与所述第四摆臂(103b-4)连接的限位挤压件(103b-5)。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组件(101)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卸料支撑柱(101a)、与所述卸料支撑柱(101a)连接的卸料板(101b)、设置于所述卸料板(101b)上方的储料块(101c),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料块(101c)两侧的弧形防护板(101d)。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组件(102)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运组件(103)一侧的传送带(102a),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02a)两侧的传送带支撑板(102b)。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边齿轮(103a-8)还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减重孔(103a-8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边齿轮(103a-8)与所述第一转动柱(103a-3)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边齿轮(103a-8)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配合齿轮(103a-12)配合的齿条,所述通槽(103a-10)设置于所述半边齿轮(103a-8)另一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挡板(103b-3)设置为弧形。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挤压件(103b-5)包括与所述第四摆臂(103b-4)连接的伸缩块(103b-51)、与所述伸缩块(103b-51)连接的弹簧(103b-52),以及与所述弹簧(103b-52)连接的弧顶限位弹块(103b-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28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面粉生产用去石机
- 下一篇:一种高储能密度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