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屏蔽性的保密型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4364.8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兰德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王金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保密 电子标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屏蔽性的保密型电子标签,其结构包括外座壳、座密装置、内座壳、防潮装置、标签组件、加固装置、转动件、外闭盖、盖密装置和内闭盖,所述外座壳内侧与座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座密装置内侧固接有内座壳,所述内座壳内壁与防潮装置粘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多重包裹式导电部件进行密闭以提高整体屏蔽能力的有益效果;采用相嵌吸固方式以提高收纳贴合的密闭效果而增强屏蔽效能的有益效果;通过加设阻隔与吸收水气的部件以提高防潮保护能力的有益效果;并且通过在外座壳底端与外闭盖顶端之间设置加固装置,提高外座壳与外闭盖之间的稳固性,防止插槽内壁的包裹层脱出,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屏蔽性的保密型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相距几厘米到几米距离内传感器发射的无线电波,可以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识别电子标签所代表的物品、人和器具的身份;
而电子标签又分为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其中的无源电子标签是以来自阅读器的射频能量作为标签芯片电源,更重要的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实现阅读器对标签的指令信号传送,标签对阅读器的应答信号传送;标签接收的射频能量要分作三份,分别用于芯片建立电源、解调信号(包括指令信号和同步时钟)和提供应答载波;
当无源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射频场开始建立电源时,无论此时阅读器发送的是什么信号,标签都会将全部接收射频能量提供给倍压整流电路,储能电容充电,藉以建立芯片供电电源;
现有的电子标签,只要使用标准匹配的读写器就可以随便读取信息,在一些芯片信息需要保密的应用场景下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为此,已提出具有屏蔽效果的电子标签,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电子标签的整体屏蔽效果不佳,进行收纳贴合的密闭效果不足而屏蔽性差,并且防潮保护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强屏蔽性的保密型电子标签,以解决该电子标签的整体屏蔽效果不佳,进行收纳贴合的密闭效果不足而屏蔽性差,并且防潮保护的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采用多重包裹式导电部件进行密闭以提高整体屏蔽能力的有益效果,并且采用相嵌吸固方式以提高收纳贴合的密闭效果而增强屏蔽效能的有益效果,通过加设阻隔与吸收水气的部件以提高防潮保护能力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屏蔽性的保密型电子标签,包括外座壳、座密装置、内座壳、防潮装置、标签组件、加固装置、转动件、外闭盖、盖密装置和内闭盖,所述外座壳内侧与座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座密装置内侧固接有内座壳,所述内座壳内壁与防潮装置粘接,所述内座壳内壁底端与标签组件固定连接,并且标签组件设置于防潮装置内侧,所述外座壳顶端固接有加固装置,所述外座壳顶端后部与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顶端与外闭盖固定连接,并且外闭盖通过转动件与外座壳转动连接,所述外闭盖内侧与盖密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盖密装置内侧固接有内闭盖,所述座密装置顶端与盖密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外座壳顶端通过加固装置与外闭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座密装置包括第一框形导电泡棉层、第一磁环、环形导电泡棉层、外贴层、内贴层和插槽,所述第一框形导电泡棉层顶端粘接有第一磁环,所述第一磁环顶端粘接有环形导电泡棉层,所述第一框形导电泡棉层内外两侧均通过导电胶分别与内贴层和外贴层粘接,所述外贴层内侧和内贴层外侧均通过导电胶与环形导电泡棉层粘接,所述内贴层顶端与外贴层和内贴层之间形成插槽,所述外贴层外侧与外座壳固定连接,所述内贴层内侧与内座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潮装置包括环形镂空板和干燥剂层,所述环形镂空板外侧与干燥剂层粘接,所述干燥剂层外侧与内座壳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兰德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兰德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