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就地固化方法及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5286.3 | 申请日: | 202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元;肖旺;曾胜强;钟仕兴;陈良军;彭兴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02;E02D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5100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就地 固化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就地固化方法及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属于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其通过在基坑开挖区域的外侧设置由支护桩和止水桩组成的支护体系,并在基坑坑底的软土层表面加入固化剂,利用坑底表面软土层的搅拌成型,使得基坑坑底能够形成由硬壳层和被动加固层组成的表面固化层,进而形成稳定的基坑坑底结构。本发明的软土基坑坑底就地固化方法,其施工步骤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得到结构稳定的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为基坑内后续施工机械的入场提供了平整、稳定的基坑底面,确保了软土基坑内相关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淤泥的开挖量和弃方量,提升了软土基坑施工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就地固化方法及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基础建设工程中,基坑的开挖、施工十分普遍,是地下基础工程施工中最基础的一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结构开挖后的支护设计和加固设计关系着整个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地质环境的不同,对于基坑施工的要求往往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些特定施工环境下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沿海地区,地质土层中的软土层分布较为广泛,软土厚度较大,且软土层往往具有天然孔隙比大、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低透水性和高流变性等特点,这使得深基坑开挖后的基坑坑底多为深厚软土层,承载力低,桩基施工机械往往无法进入,无法为后续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及地下室施工提供平整场地,影响着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
目前,针对软土地质环境下的基坑施工往往需要在基坑开挖后进行坑底地基加固过程。常用的基坑坑底地基加固方法主要为挖除换填法,即将坑底的软土挖除一定深度后换填上结构强度较大的材料,例如建筑垃圾土、石屑或碎石土,处理的深度一般为1~2m。上述方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满足软土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坑底加固需求;但是,建筑垃圾土往往很难保证地基的平整度和承载力,而碎石土的来源一般较为困难,且造价比较昂贵,导致施工成本极高。而且,采用挖除换填的方式必然会导致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使得支护体系所受主动土压力增大,导致基坑支护体系措施需要相应增强,这无疑增加了基坑施工的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增加了基坑施工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就地固化方法及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能实现软土基坑坑底的就地固化,为基坑内后续桩基施工机械的进入提供保证,确保软土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缩短基坑施工的周期,降低基坑施工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就地固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1:确定基坑开挖边线,并进行基坑开挖边线外的支护体系施工;
S102:在所述基坑开挖边线所围区域内开挖至设计深度,形成基坑;
S103:在基坑坑底进行软土地基浅层的就地固化过程;将固化剂利用搅拌设备掺入坑底软土中,搅拌后固化形成位于基坑坑底中央的硬壳层和环绕形成于所述硬壳层外周的被动加固层;所述硬壳层的外侧连接所述支护体系的内侧,且其内侧连接所述硬壳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护体系的施工包括支护桩施工和止水桩施工,所述止水桩设置在所述支护桩背离所述基坑开挖边线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护桩施工过程为:
在所述基坑开挖边线外沿环向依次间隔钻孔,并使得各孔的底部分别延伸至稳定地层表面以下,继而在各孔中分别浇筑,形成沿环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钻孔灌注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水桩施工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工控机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生产辅料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