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5314.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如林;李森;张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26 | 分类号: | E21D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韩海花 |
地址: | 10132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支架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采集采煤机的当前采煤速度计算支架的等效动作时间;基于获取每个支架的各个动作单元的循环周期内累计容量计算稳态容量和瞬态容量,以得到液压支架的累计需液量;根据累计需液量和等效动作时间内输出的公称流量识别跟机自动化过程中供液系统、采煤机的当前参数与液压支架的当前支架参数的匹配性,确定供液系统的负荷率,以根据负荷率调节采煤机的采煤速度和/或液压支架的支架动作关系,即通过需液量和等效时间内泵站输出公称流量的比值来评估供液系统的负荷率,有效、可靠评估目前供液系统的供液质量,为采煤机速度调节、支架协同控制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压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我国煤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每年都会新增100多套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投入使用,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工作面的不断推广,对工作面跟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由于综采工作面工作情况,使用环境、控制架构的不同,导致跟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及控制效果在不同的矿区使用效果相差很大,且初期调试时间、成本过大,效果难以达到客户的满意。
作为跟机自动化过程中供液系统、采煤机控制和支架协同控制技术是制约跟机自动化可靠性的一门关键技术,当供液系统不足时,由于系统压力过低最终导致工作阻力低或者丢架问题;当供液系统大于系统需液量时,容易导致系统频繁的加载卸荷,影响系统能耗和泵站使用寿命,制约了采煤机的效率;而支架协同控制是建立在采煤机速度和供液系统匹配性基础上进行控制的,而支架的控制主要通过电磁阀的时间多余度控制实现,属于简单的开式控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采煤机效率的提升,目前的卡脖子的技术主要在供液系统、采煤机、支架协同控制上没有一套成熟的控制方法,影响了跟机自动化控制效果、质量的提升,亟待解决。
申请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采煤机的当前采煤速度,并根据所述当前采煤速度计算支架的等效动作时间;
获取每个支架的各个动作单元的循环周期内累计容量,并基于所述累计容量计算稳态容量和瞬态容量,以得到液压支架的累计需液量;以及
根据所述累计需液量和所述等效动作时间内输出的公称流量识别跟机自动化过程中供液系统、所述采煤机的当前参数与液压支架的当前支架参数的匹配性,确定所述供液系统的负荷率,以根据所述负荷率调节所述采煤机的采煤速度和/或所述液压支架的支架动作关系。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累计需液量和所述等效动作时间内输出的公称流量识别跟机自动化过程中供液系统、所述采煤机的当前参数与液压支架的当前支架参数的匹配性,包括:
若泵站全流量供液条件下的累计需液量大于所述液压支架的全周期的累计总容积,则判定匹配,并计算所述累计需液量和理论供液容量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优化所述支架动作关系;
若泵站全流量供液条件下的累计需液量小于所述液压支架的全周期的累计总容积,则判定不匹配,则增大所述供液系统的输出流量,和/或,发送超载预警信号。
可选地,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变压吸附的集装格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