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7639.3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殷建伟;周锡明;殷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通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2C9/00;C22C9/02;C22C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姬颖敏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母线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熔炼处理;步骤1具体包括:熔炼预热;熔炼准备;第一次升温;第二次升温;第三次升温;步骤2、拔铸处理;将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经过连铸机牵引进入收线架;步骤3、修整处理;步骤3具体包括:第一次去皮;拉伸;第二次去皮;步骤4、连续挤压处理;步骤4具体包括:挤压预热;第一次挤压;第二次挤压;步骤5、拉伸切割处理;步骤5具体包括:连续拉伸;切断加工;步骤6、表面处理;步骤6具体包括:酸洗处理;钝化处理;风干处理;烘干处理;得到成品。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浇铸使得成品内部组织不均匀导致成品硬度较差和连续挤压成型导致成品表面质量较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母线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铜母线又称铜排或铜汇流排,截面为矩形或倒角(圆角)矩形的长导体,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基础产业和自主创新的投资发展力度,大型水电站、核电站、地铁、机场、高速列车、高新技术产品等大型项目的建设,对项目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种电气装备导电元件的铜母线技术性能如:导电率、硬度、韧性、弯曲,导电元件的安全性能如:重量、温升、电流载荷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母线的安全性能好坏又取决于铜母线的技术性能。
现有的方案,采用熔炼后浇铸的方式,再通过连续挤压最终成型。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浇铸使得,成品内部组织不均匀,导致成品硬度较差;(2)采用连续挤压成型导致成品表面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浇铸使得成品内部组织不均匀导致成品硬度较差和采用连续挤压成型导致成品表面质量较差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熔炼处理;步骤1具体包括:
(1)熔炼预热;将熔炉加热到500~520℃,加热速度150℃/h,保温2h;将所述熔炉加热到700~720℃,加热速度100℃/h,保温1~1.5h;
(2)熔炼准备;将原料置于所述熔炉内,所述熔炉内抽真空;所述熔炉保温2~2.5h;
(3)第一次升温;将所述熔炉加热到850~870℃;加入磷铜料和锶料;在所述熔炉内充入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0~45min;
(4)第二次升温;将所述熔炉加热到1250~1270℃;加入硼料、锡料、钛料和钒料;在熔炉内补充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1.5h;
(5)第三次升温;将所述熔炉加热到1450~1470℃;所述熔炉保温4~5h形成铜液;
步骤2、拔铸处理;将所述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经过连铸机牵引进入收线架;
步骤3、修整处理;步骤3具体包括:
(1)第一次去皮;将所述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50~670℃;保温1~1.5h;通过刮刀模具将所述铜坯进行去皮整形;铜坯去皮完温度≥500℃;
(2)拉伸;将所述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30~650℃;保温30~40min;通过拉伸机将所述铜坯进行拉伸;铜坯拉伸完温度≥500℃;
(3)第二次去皮;将所述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00~620℃;保温1~1.5h;通过刮刀模具将所述铜坯进行去皮整形;将所述铜坯冷却后得到修整件;
步骤4、连续挤压处理;步骤4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通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通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7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