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青稞条纹病的LAMP引物组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9318.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强;胡章薇;郭青云;闫佳会;吴昆仑;侯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44;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浩竹 |
地址: | 810016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青稞 条纹病 lamp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青稞条纹病的LAMP引物组及其应用,包括内引物FIP/BIP、外引物F3/B3和环引物LB,所述的内引物FIP/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外引物F3/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所述的环引物LB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检测青稞条纹病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的特点,且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青稞条纹病的LAMP引物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农作物,在藏族同胞食物结构中起着营养与健康平衡作用,同时青稞也是主要酿酒业、食品和饲料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青藏高原区域内青稞总播种面积约35万hm2,产量约100万t,分别为整个粮食作物面积的43%和总产的38%,青稞产业的发展对于保障青藏高原地区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由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graminea(Rabenk.)ItoetKurib.引起的青稞条纹病是青稞生产上最重要病害,为种子传播侵染的系统性病害,感病种子播种后,在植株叶片上沿叶脉方向出现黄色或褐色状条纹,植株发育不良从而产生不育穗,对青稞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失。在青藏高原青稞条纹病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10%左右,发病严重的田块减产可高达25%。种子带菌是唯一的初侵染源,病原菌侵染后潜伏在青稞种子里,加重了翌年条纹病的再侵染为害。研究表明控制该病害有效的方法就是药剂拌种,或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建立无病留种田。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等的限制,目前青稞生产用种55%以上依靠农户自留种,青稞产区统一供种及外购率仅30%~45%,以粮代种等导致条纹病发生逐年加重。因此,有必要开展青稞种子带菌检测,根据种子带菌率进行播前种子药剂处理,严把健康良种关口是控制该病害的重要技术手段。
目前国际上用于青稞条纹病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菌组织分离法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或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等,但是这些技术程序繁琐,周期长,所用仪器级别高且价格昂贵,且实验条件苛刻,只能在配置较高的实验室开展,难以在青藏高原推广应用。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便,检出效率高,用时短,可视化,不需要高级复杂的仪器设备的快速检测方法迫在眉睫。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2000年由日本学者Notomi等开发,该方法运用4条特异性引物,可以识别靶序列的6个区域,在65℃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反应15~60min可以达到106~109拷贝数,扩增结果在指示剂染色下可直接肉眼观察判断,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体病毒及细菌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青稞条纹病病菌的LAMP的检测体系,提供一种检测青稞条纹病的LAMP引物组,旨在为有效开展种子中带菌检测和评估,对病害进行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检测青稞条纹病的LAMP引物组,包括内引物FIP/BIP、外引物F3/B3和环引物LB,所述的内引物FIP/BI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外引物F3/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所述的环引物LB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优选的,所述引物还包括将FIP/BIP、F3/B3和LB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后具有与上述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青稞条纹病的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包括内引物FIP/BIP、外引物F3/B3和环引物LB。
所述的试剂盒中内引物、外引物和环引物的摩尔浓度比为8: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未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井帷幕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转子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