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库微污染底泥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9714.X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强;宋克林;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孔垂烛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库 污染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水库微污染底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铺设的10-20cm厚的改性碎石层、10-15cm厚的改性硅藻土层和38-49cm高的沉水植物层;
所述改性碎石层为小粒径碎石和钝化剂的混合物,其中小粒径碎石和钝化剂的配比为1:0.01-0.025;
所述改性硅藻土层为改性硅藻土和黏土的混合物,其中改性硅藻土和黏土的配比为0.02-0.05:1;
所述沉水植物层为38-49从/㎡的刺苦草、40-45从/㎡的伊乐藻、40-49从/㎡的黑藻和35-45从㎡的狐尾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微污染底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粒径碎石的直径为1cm-2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库微污染底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层的刺苦草、伊乐藻黑藻和狐尾藻的种植采用模块化种植,每个种植模块之间互相临近设置,每个种植模块为方形,沿所述种植模块的中心点向所述种植模块的端点和边缘的中点设置有划线,所述划线将所述种植模块划分为等面积的8个种植区域,单种沉水植物沿所述中心点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库微污染底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剂的浓度为0.5-0.8kg/m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库微污染底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尺寸为300-4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库微污染底泥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密度为1.5-1.7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7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凸式公交上车指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