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影像图片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2788.9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06K17/00;G06N3/04;G06N3/08;G16H30/4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张冉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影像 图片 处理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影像图片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与医疗影像图片绑定的识别码;扫描识别码获取医疗影像图片对应的识别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接收服务器基于识别信息查询后获取的医疗影像图片;发送医疗影像图片或识别信息至云端以请求进行影像分析;接收云端反馈的第一分析结果;第一分析结果为云端基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医疗影像图片进行分析后得到的结果;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样本图像和金标准训练得到。本发明能够及时获取拍摄的医疗影像图片,基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分析结果,方便用户及时获知医疗影像图片的解读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影像图片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医疗影像图片诊断通常需要患者拍片后等待报告,再去相关科室,医生凭借个人经验和知识、肉眼诊断医疗影像图片中是否存在疾病或隐患。通常拍片前需要预约,拍片后需要等待取报告。医院的医疗影像图片识别一般都是由专业影像学科医生做出影像诊断报告。同级医院临床科室医生和基层医院医生根据影像诊断报告进行下一步诊断和治疗。
医疗影像图片出片后患者无法及时获知关于该医疗影像图片的解读信息,必须再次返回医院请医生人工解读,为了获知解读信息费时费力,导致用户体验度差。另外,人工诊断的准确性极大依赖于医生的个人经验和医生诊断时的状态,加上医生所要接待病人数量大,检查拍摄图片多,造成患者等候时间长,医生也容易存在漏诊或诊断不准的情况。同时由于同级医院临床科室医生及基层医院医生的影像专业知识经验不足,自己不能及时对医疗影像图片做出影像精准诊断报告,必将延迟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医疗影像图片出片后用户获知解读信息费时费力,导致用户体验度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用户及时获知其拍摄的医疗影像图片的解读信息的医疗影像图片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影像图片的处理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所述医疗影像图片绑定的识别码;
扫描所述识别码获取所述医疗影像图片对应的识别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
接收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识别信息查询后获取的所述医疗影像图片;
发送所述医疗影像图片或所述识别信息至云端以请求进行影像分析;
接收所述云端反馈的第一分析结果;
所述第一分析结果为所述云端基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医疗影像图片进行分析后得到的结果;
所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样本图像和金标准训练得到。
较佳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所述医疗影像图片或所述第一分析结果至病例数据库;
接收所述病例数据库反馈的相似病例的参考信息;
所述相似病例为所述病例数据库基于所述医疗影像图片或所述第一分析结果查找到的相似的历史病例。
较佳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用户选择所述医疗影像图片的目标区域的指令;
发送所述医疗影像图片的目标区域至所述云端以请求进行针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影像分析;
接收所述云端反馈的第二分析结果;
所述第二分析结果为所述云端识别所述目标区域并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到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2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