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香型红茶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4441.8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金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湄潭圣心茶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26;C12G3/022;C12G3/04;C12G3/055;C12G3/0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创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8 | 代理人: | 刘创先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红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酱香型红茶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粱20~40份,红茶10~30份,香醅5~10份,茅台优质酱酒10~20份,稻壳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红茶酒,其特征在于,所述茅台优质酱酒选用贵州茅台优质酱酒53°纯酿原浆,所述红茶选用中国传统功夫茶的红茶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红茶酒,其特征在于,高粱20份,红茶15份,香醅7份,茅台优质酱酒10份,稻壳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红茶酒,其特征在于,高粱30份,红茶20份,香醅8份,茅台优质酱酒15份,稻壳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红茶酒,其特征在于,高粱40份,红茶30份,香醅10份,茅台优质酱酒18份,稻壳10份。
6.一种酱香型红茶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备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高粱20~40份,红茶10~30份,香醅5~10份,茅台优质酱酒10~20份,稻壳5~10份称取各原料,备用;
S2、浸料:将高粱在65~70℃温度的恒温水中浸泡5小时,将剩余的酒水混合液收集备用;
S3、制底糟:将步骤S1中浸泡好的高粱经过初蒸、闷梁、复蒸、出甄、摊凉后,用摊凉后高粱重量0.3~0.6%的酒曲与其混合均匀,转入培菌箱培养,得到底糟;
S4、加红茶拌和:将所述底糟加入至搅拌器(1)中,分多次将步骤S1称取的红茶加入至底糟中,要求在10分钟内加完红茶,并且边加边进行翻拌,加完后继续翻拌30分钟后,加入步骤S1称取的香醅选择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糟料,备用;
S5、发酵:将所述混合糟料与步骤S1称取的稻壳装入发酵罐中密封,将发酵温度控制在20~25℃发酵1个月,粮醅完全发酵好,得到酒醅,备用;
S6、浸出:将所述酒醅加入步骤1所述的酱香型原浆进行蒸煮,得到酱香型红茶酒半成品,;
S7、醇化:将所述酱香型红茶酒半成品装入密封罐中,放入窖库自然醇化6个月以上;
S8、勾调:将所述步骤S7中醇化了6个月以上的酱香型红茶酒半成品开封过滤,调配成酱香型红茶酒,装瓶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红茶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初蒸用步骤S2收集的酒水混合液作为蒸汽水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红茶酒的生产工艺,提出一种搅拌器装置,包括搅拌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搅拌器(2)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套杆(4),所述搅拌套杆(4)的分为上、下两节,所述搅拌套杆(4)的下节套接在搅拌套杆(4)上节的内环,所述搅拌套杆(4)的下节外环与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卡接,所述搅拌套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酱香型红茶酒的生产工艺,提出的一种搅拌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为翻拌或搅拌两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湄潭圣心茶酒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湄潭圣心茶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4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