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4635.8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清;骆晓群;徐晶;欧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博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32 | 分类号: | A61K9/32;A61K9/22;A61K31/606;A61K47/40;A61K47/02;A61K47/26;A61P1/04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杜东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沙拉 嗪肠溶缓释片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含量为:美沙拉嗪5~10%,β‑环糊精‑聚乳酸接枝共聚物70~90%,矿物质0.01~0.05%,糖类10~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成分简单,药效明显。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品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变部位主要在结直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糜烂和溃疡。其病变范围多自远端结肠开始,可逆性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偶尔波及末端回肠,呈连续性分布。该病在欧美地区发病率高,亚非国家相对较低,近年来国内报告的病例数逐渐增加,我国UC的发病率已呈现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甚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病。
美沙拉嗪(mesalamine)又称为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由于疗效确切,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轻中度UC的一线药物。它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和白三烯的形成而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是局部的,即与肠黏膜接触及络合时发挥作用,其治疗效果与炎性肠黏膜接触的药物浓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与血药浓度关系不大。美沙拉嗪直接口服可被胃和小肠迅速吸收,不能到达结肠而起抗炎作用,同时吸入体内的药物易产生毒性,因此,美沙拉嗪口服制剂必须设计成肠溶制剂,以减少在上胃肠道的吸收,使其定位到末端回肠或结肠释放药物,才能保持病变肠段有效的药物浓度。
目前现有技术中也有公开关于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的制备方法,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1115822.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以聚维酮作为粘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美沙拉嗪缓释片芯,再经过肠溶包衣,制成肠溶缓释片,每片含美沙拉嗪1.2g。又如,申请号为:CN201210318122.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美沙拉嗪肠溶片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纳米技术、肠溶技术和微丸压片技术进行制备。以上方法都以肠溶技术和压片技术进行制备,辅以其他物质,所得到的肠溶缓释片为常规用药,在治疗效果的提升上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针于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成分简单,且制备方法简单,所得到的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含量为:美沙拉嗪5~10%,β-环糊精-聚乳酸接枝共聚物70~90%,矿物质0.01~0.05%,糖类10~20%。
前述的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含量为:美沙拉嗪8%,β-环糊精-聚乳酸接枝共聚物80%,矿物质0.03%,糖类12%。
前述的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含量为:美沙拉嗪7%,β-环糊精-聚乳酸接枝共聚物80%,矿物质0.03%,糖类13%。
前述的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其中,所述矿物质选自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镁、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铁、氯化锌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
前述的高纯度美沙拉嗪肠溶缓释片制剂,其中,所述糖类选自淀粉、麦芽糖、乳糖、果糖、蔗糖、甘露糖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博医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森博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自混频压控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商务包装码贴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