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4746.9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萧筝;程书培;田野;余振军;纪志鑫;李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朱迪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家用 移动式 垃圾 分类 | ||
1.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分类桶包括:桶体(1)、顶盖(2)和底盘(3),所述顶盖(2)设置于桶体(1)的上方,顶盖(2)与桶体(1)旋转配合,所述桶体(1)的下端与底盘(3)固定连接;
所述桶体(1)为顶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桶体(1)内的底板中部设置有内柱(11),所述内柱(11)的顶部通过多根分隔杆(12)与桶体(1)的侧壁相连接,所述桶体(1)与内柱(11)同轴设置,相邻两分隔杆(12)之间设置有扇形子桶(4),所述内柱(11)内设置有顶盖驱动电机(13),所述顶盖驱动电机(13)的动力输出轴与顶盖(2)的中部传动配合,所述顶盖(2)上开设有与扇形子桶(4)相匹配的垃圾投掷口(21);
所述底盘(3)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器(5),所述中央控制器(5)的桶盖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顶盖驱动电机(1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桶体(1)上设置有拾音器(14),所述拾音器(14)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5)的音频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3)上中央控制器(5)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行走轮(31),所述行走轮(31)通过齿轮减速器(33)与行走驱动电机(34)传动配合;
所述底盘(3)上中央控制器(5)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1)侧部桶壁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键(15),所述控制按键(15)的数量等于扇形子桶(4)的数量,扇形子桶(4)与控制按键(15)对应设置,所述控制按键(15)与中央控制器(5)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形子桶(4)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控制器(5)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按键(15)为内置LED灯的按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形子桶(4)的顶部设置有扣环(41),所述扣环(41)与扇形子桶(4)的顶部卡紧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控制器(5)包括:MCU主控模块(51)、电源模块(53)、语音识别模块(54)和电机驱动模块(55),所述语音识别模块(54)的信号输出端与MCU主控模块(51)的语音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54)的语音信号输入端与拾音器(14)信号连接,所述MCU主控模块(51)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5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55)的顶盖驱动信号输出端与顶盖驱动电机(13)的控制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55)的行走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两个行走驱动电机(34)的控制端信号连接;
所述MCU主控模块(51)的按键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按键(15)信号连接,所述MCU主控模块(51)的灯光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按键(15)内的LED灯电连接,所述MCU主控模块(51)的压力信号输入端与扇形子桶(4)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53)为中央控制器(5)内的所有模块和顶盖驱动电机(13)、行走驱动电机(34)供电,所述电源模块(53)与底盘(3)侧部设置的充电口(35)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控制器(5)还包括:Wifi模块(52),所述Wifi模块(52)的语音信号输出端与语音识别模块(54)的网络语音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Wifi模块(52)的网络信号连接端口与MCU主控模块(51)的网络信号连接端口信号连接,所述Wifi模块(52)通过无线Wifi网络与手机APP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家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MCU主控模块(51)内设置有学习更新单元,所述学习更新单元用于通过网络学习无法识别的垃圾名称对应的分类类型,并将学习内容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7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