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17651.2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大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7/12;B32B27/06;B32B27/30;B32B33/00;B32B3/24;B32B27/08;B32B27/38;B32B37/12;B32B37/24;H05K7/20;C08L83/04;C08L63/00;C08K3/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机 散热 超薄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绕设的基材层(1)、抗菌层(2)、防潮层(3)和散热层(4),所述基材层(1)的厚度为0.2~0.24mm,所述散热层(4)表面包覆有金属镀层(5),所述抗菌层(2)由EVA多孔材料层和抗菌剂组成,所述防潮层(3)由EVA多孔材料层和防潮剂组成,所述基材层(1)采用PET超薄泡棉层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
废旧泡棉15~2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8%;
异戊二烯5~6%;
液态聚氨酯补足至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
去离子水49.9~52.8%;
乳化剂2.9~3.2%;
丙烯酸丁酯4.3~4.4%;
苯氧乙醇3.1~3.5%;
聚乙二醇2~2.1%;
丙烯酸正辛酯4.9~5.1%;
甲基丙烯酸甲酯7~8.2%;
苯乙烯5.9%~6.6%;
四-乙烯基吡啶硝酸盐4.5~5.1%;
N-正十八烷-四-苯乙烯基吡啶溴盐6.8~7.3%;
引发剂2.3~3.5%;
硅烷偶联剂1.8~1.9%;
硝酸银补足至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
稀硫酸2.3~2.9%;
淀粉76.6~86%;
甘油1.6~3.5%;
柠檬酸2.3~4.1%;
乙醇0.8~1.8%;
松香0.5~0.7%;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2~1.9%;
环糊精0.6~0.9%;
纳米钯0.05~0.08%;
硅胶乳0.5~1.4%;
硫酸铝1.3~1.4%;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补足至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4)的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而成:
改性吸热乳胶球8~15%;
无水乙醇5~10%;
有机硅树脂30~40%
环氧树脂补足至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4)的原料内还加入有重量百分比为5~12%的纳米金属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5)为镍镀层、镍钴合金镀层或镍铁合金镀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得基材层(1);
S2、制得抗菌剂,将抗菌剂喷涂在EVA多孔材料层上后,放入烘干箱中,对其烘干后进行静止冷却,即可得到抗菌层(2);
S3、制得防潮剂,将防潮剂喷涂在EVA多孔材料层上后,放入烘干箱中,对其烘干后进行静止冷却,即可得到防潮层(3);
S4、制得散热层(4);
S5、制得金属镀层(5);
S6、将基材层(1)放入恒温箱中并将温度调至55~65℃,通过丙烯酸胶水粘剂将基材层(1)、抗菌层(2)、防潮层(3)、散热层(4)依次粘接并静置,散热层(4)通过硅橡胶硫化胶水与金属镀层(5)粘接并静置,制得一种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
S7、通过模切机对超薄泡棉进行模切加工,形成超薄泡棉半成品;
S8、对S7中的超薄泡棉半成品进行人工棑废、包装,以形成超薄泡棉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加入交联剂,所述交联剂是过氧化二异丙苯或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机散热的超薄泡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S3中的烘干温度均为40~60℃,烘干时间均为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大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大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76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省时省力的板材切割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