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后开盖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1458.6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华福德;张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H05K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线路 软硬 结合 板后开盖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硬结合板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后开盖的加工工艺。本发明压合后硬板层镭射切割的缝隙可以被普通流胶的第一半固化片和第二半固化片的树脂填满,在后续工艺流程中不会存在铜破损不良而影响品质;因硬板层预先进行镭射割缝,第二半固化片预先使用模具冲缝,割缝和冲缝位置都无玻纤,无需使用UV镭射切割、CO2镭射切割、机械盲捞等工艺将玻纤处理掉,只需将软板弯折区域的两侧废边捞透,直接进行揭盖操作,可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流程和生产周期,最主要的是可以保证产品后开盖加工时不会损伤到软板,提高产品良率,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硬结合板的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后开盖的加工工艺。
技术背景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一体化、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其对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的制作工艺要求越来越高。顺应这种趋势,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会逐渐成为印刷电路板的重要部分,这种产品的优点表现为能节约更多的设计空间、减少组装、信号传输更快、更稳定等
软硬结合板在半成品加工工艺中,一般有前开盖和后开盖两种,本专利主要针对后开盖的加工工艺。在印刷线路板行业中,软硬结合板后开盖的加工方法一般有UV镭射切割、CO2镭射切割、机械盲捞等,此三种方法加工时间长、成本高,且会因为人员操作时参数设定错误或其它原因失误,导致切割和盲捞深度过大而损伤到软板,从而使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后开盖的加工工艺。本发明的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后开盖的加工工艺无需使用UV镭射切割、CO2镭射切割、机械盲捞等工艺将玻纤处理掉,只需将软板弯折区域的两侧废边捞透,能够直接进行揭盖操作,从而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流程和生产周期,最主要的是可以保证产品后开盖加工时不会损伤到软板,提高产品良率,减少生产成本。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后开盖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制作好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的软板;
S2、在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的软板上、下表层的软板弯折部分贴合一层覆盖膜;
S3、准备可剥胶带保护膜和纯胶粘接剂,将可剥胶带保护膜和纯胶预压在一起形成预压结合膜,再将预压结合膜加工成步骤S2覆盖膜的形状;
S4、将加工好的预压结合膜贴合在步骤S2中的覆盖膜上;
S5、制作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的普通流胶第一半固化片,并将软板的弯折部分进行开窗处理;
S6、制作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的硬板层,将硬板层按软硬交接线处进行镭射割缝处理;
S7、准备印刷线路软硬结合板的普通流胶第二半固化片,并将第二半固化片使用模具冲缝,冲缝位置以软硬交接线为基准,从硬区向软板偏离0.1-0.3mm;
S8、准备铜箔;
S9、按自下而上的顺序铜箔、第二半固化片、硬板层、第一半固化片、软板、第一半固化片、硬板层、第二半固化片、铜箔,压合成软硬结合板半成品;
S10、按所需工序流程,生产至开盖流程;
S11、将软板弯折区域两侧的废边捞透,直接进行揭盖操作。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预压结合膜的尺寸比覆盖膜小0.1- 1.0mm。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镭射切割的缝隙宽度为0.025-0.2mm。
进一步地,步骤S7中冲缝尺寸比硬板层镭射割缝尺寸整体小0.2-0.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