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性工件自动带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1980.4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1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姜佳琦;范为奇;胡泽慧;汪学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徐俊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性 工件 自动 带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性工件自动带动装置,由夹紧机构和顶开机构构成,夹紧机构中的V型夹紧组件两端设有通孔,外侧设有斜面,中间段沿对称轴方向设有一个腰形孔,螺钉柱通过矩形弹簧后经两V型夹紧组件通孔后由螺母将两V型夹紧组件面对面连接;两个V型夹紧组件的腰形孔内分别连接有带动柱;顶开机构的底板上面左下方通过油缸底座连接油缸,右上方通过直线导轨及安装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的连接底座连接浮动接头,油缸的活塞上方通过连接板连接浮动接头,连接底座下方固定连接顶开油缸,顶开油缸两侧的伸缩杆分别固定连接机械臂,机械臂下端内侧固定连接顶块。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各类回转类工件,也可适用于异形面、非圆面轴端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工件的夹具,尤其是一种适应自动化生产的工件带动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轴类零件中除了典型的回转类零件外,还有不少为非回转类零件。出于零件使用功能的考虑,非回转类零件轴头的截面呈各种异形非圆截面。对于回转类零件,采用两点式的工件夹紧装置就可满足工件带动的需求。对于各种异形非圆截面的工件,如果直接采用上述两点式的工件带动装置,此时带动装置与工件作用的接触点选择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带动装置就会产生与工件打滑。只要打滑现象一发生,刀具就很难满足连续加工工件,大大影响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为了适应当前加工自动化的发展,有必要研制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工件自动带动装置,并要求此装置不仅能带动典型的回转类零件,而且也可以带动各种异形非圆截面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夹紧机构和顶开机构构成的通用性工件自动带动装置,根据工件装夹需求在顶开机构的作用下使夹紧机构与工件脱开和合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性工件自动带动装置,由夹紧机构和顶开机构构成,所述夹紧机构包括V型夹紧组件、螺钉柱、矩形弹簧、准停块、夹紧块,所述V型夹紧组件两端设有通孔,外侧设有斜面,中间段沿对称轴方向设有一个腰形孔,V型夹紧组件内侧三个表面设有可安装夹紧块的工艺孔,螺钉柱通过矩形弹簧后经两V型夹紧组件通孔后由螺母将两V型夹紧组件面对面连接;两个V型夹紧组件内侧按一定的角度设有多个不同形式的夹紧块;两个V型夹紧组件的腰形孔内分别连接有头架拨盘上沿主轴中心两侧对称设置的带动柱;所述顶开机构设在夹紧机构的外侧,由顶块、机械臂、顶开油缸、连接底座、浮动接头、连接板、油缸、底板、直线导轨组成,所述底板上面左下方通过油缸底座连接油缸,右上方通过直线导轨及安装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的连接底座连接浮动接头,所述油缸的活塞上方通过连接板连接浮动接头,所述连接底座下方固定连接顶开油缸,所述顶开油缸两侧的伸缩杆分别固定连接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下端内侧固定连接与两个V型夹紧组件侧端斜面对应的顶块。
进一步,所述顶开油缸包括油缸杆、齿条、顶开油缸体、齿轮-,所述顶开油缸体内侧上方中间装有齿轮-和左右对称的两个齿条;所述顶开油缸体内侧下方设有油腔,油腔两侧设有活塞,活塞外连接有两个油缸杆;所述齿条和油缸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机械臂。
进一步,所述齿轮-两侧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支撑在齿轮-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顶开油缸体外侧设有两个感应开关-。
进一步,所述顶开油缸体下端底板上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顶块的一侧为V型头部,且与两V型夹紧组件斜面形成的V形空间的角度相适应。
进一步,所述V型夹紧组件外侧装有准停块,头架上设有发讯器。
进一步,所述夹紧块为圆弧块或圆柱销或带弧形的凸销。
进一步,所述通用性工件自动带动装置通过底板与头架右侧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1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