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3779.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煦;曹吴昊;吴丽华;林伟;傅晓斌;许鹏鹏;史誉州;曹翔;郁则青;谢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水 生态 监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相互拼接的壳体(2),壳体(2)上设有凹槽(6)和进水通槽(3),凹槽(6)底部设有若干高于水面的出水孔(7),出水孔(7)处设有控制其启闭的电磁阀;
壳体(2)上设有用于将壳体(2)下方的水从进水通槽(3)内导入凹槽(6)中的进水模块,两壳体(2)上一个设有酸碱度检测器,另一个设有水质检测器,分别对其上凹槽(6)中的水质进行检测;
两壳体(2)拼接处通过弹性带(13)连接;所述壳体(2)外周设有一圈浮圈(12);
所述浮圈(12)内设有空腔,其上设有气口,气口内安装有阀门;所述弹性带(13)内部设有气腔,气腔与和浮圈(12)内的空腔之间通过气管连通;
所述进水模块包括外环(10)和兜水板(11),兜水板(11)的一端固连在外环(10)的外表面上,壳体(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外环(10)转动的电机(4),转动的兜水板(11)将进水通槽(3)下方的液体带入凹槽(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壳体(2)的侧面上设置有卡槽,另一个壳体(2)的侧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壳体(2)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固连有连接绳(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13)两端连接有配重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底部设有用于阻挡杂物的阻挡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模块包括压柱(15)、支架(16)和过滤网(17);支架(16)设有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进水通槽(3)的两侧,每个所述支架(16)上连接有支杆(18);所述支杆(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着压柱(15);所述过滤网(17)固连在两个支架(16)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7)上嵌设有一组浮球(19),且相邻两个浮球(19)之间均相接触。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定需要监测的河道,并在一个周期内选择两到三个监测点,随后将监测装置放置在选择好的监测点上进行检测,检测之前将监测装置上的两个壳体(2)进行拼接,拼接好之后进行放置;
S2:控制监测装置中的电机(4)启动,利用电机(4)驱动转轴(5)转动,转轴(5)驱动进水模块工作,从而将壳体(2)下方的污水抽入到壳体(2)内的凹槽(6)内,壳体(2)内的检测模块(1)对凹槽(6)内的污水进行检测并储存;
S3:通过牵引监测装置上的连接绳(8),使得监测装置在监测点移动,实现多点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
S4:将每个周期内监测点检测的多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河道污水的生态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37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