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3779.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煦;曹吴昊;吴丽华;林伟;傅晓斌;许鹏鹏;史誉州;曹翔;郁则青;谢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水 生态 监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涉及污水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监测装置携带不便,使用麻烦,大大影响了污水监测的便利性的问题。包括两相互拼接的壳体,壳体上设有凹槽和进水通槽,凹槽底部设有若干高于水面的出水孔,出水孔处设有控制其启闭的电磁阀;壳体上设有用于将壳体下方的水从进水通槽内导入凹槽中的进水模块,两壳体上一个设有酸碱度检测器,另一个设有水质检测器,分别对其上凹槽中的水质进行检测;两壳体拼接处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壳体外周设有一圈浮圈。通过采用两个半壳体的方式进行拼接,达到了能够在不用时快速的拆卸监测装置的壳体,增强其便携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为了提高经济收入都在向工业化发展,但是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正在受到损害,很多河流都被污染;
随着河道污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大影响正常的城市生活用水,因此河道污水治理迫不容缓,在河道污水治理的过程中实时对河道污水进行监测是重中之重,但是现有的监测装置携带不便,使用麻烦,大大影响了污水监测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其通过采用两个半壳体的方式进行拼接,从而能够在不用时快速的拆卸监测装置的壳体,增强其便携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河道污水生态监测装置,包括两相互拼接的壳体,壳体上设有凹槽和进水通槽,凹槽底部设有若干高于水面的出水孔,出水孔处设有控制其启闭的电磁阀;
壳体上设有用于将壳体下方的水从进水通槽内导入凹槽中的进水模块,两壳体上一个设有酸碱度检测器,另一个设有水质检测器,分别对其上凹槽中的水质进行检测;
两壳体拼接处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壳体外周设有一圈浮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个半壳体的方式进行拼接,能够在不用时快速的拆卸监测装置的壳体,增强其便携性;具体的,当需要使用监测装置进行监测时,首先将通过弹性带连接的两个半壳体进行拼接,拼接时弹性带的端部位于拼接的缝隙中,提高拼接处的密封性,拼接完毕后放入河道中,放置平稳后,控制进水模块将壳体下方的水导入到壳体内的矩形凹槽内,随后被酸碱度检测器和水质检测器的检测端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污水从出水孔处排出,通过酸碱度检测器和水质检测器检测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即可得到污水的监测情况。
更进一步地,所述浮圈内设有空腔,其上设有气口,气口内安装有阀门;所述弹性带内部设有气腔,气腔与和浮圈内的空腔之间通过气管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由于仅仅通过壳体自身的浮力浮动,会导致壳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进水,因此在壳体的外侧设浮圈,在将壳体放置在河道上之前,用打气筒向浮圈内部的空腔打气,使得浮圈从干瘪状态变为充盈状态,并且会从相连的气管向弹性带的气腔内移动,使得气腔内随之充满气体。而浮圈充满气体之后会对壳体都一定的挤压,使得拼接处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也会增加整体的浮力,使得壳体的移动更加便利且不会担心进水的问题,浮圈的设置也不影响进水模块的正常进水。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模块包括外环和兜水板,兜水板的一端固连在外环的外表面上,壳体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外环转动的电机,转动的兜水板将进水通槽下方的液体带入凹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进水模块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会驱动相连的外环同步转动,外环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外表面上的兜水板同步转动,其中位于外环底部的兜水板始终与污水接触,随后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底部的污水移动到相对应的矩形凹槽内,从而完成的便利的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3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