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6968.2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勇;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电新能源电工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H01B17/28;H01B19/00;H01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华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套管 生产 合格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式套管外周轴线方向采用交替布置长、短极板;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清洗导电杆或模具芯杆;
步骤2,在靠近导电杆外周面上首先布置轴向完全贯穿的零电位电极;
步骤3,在零电位电极外周面上先包裹一层合成纤维编制网布,然后布置第一层轴向完全贯穿的长极板;以第一层长极板两端点为顶点,分别与轴线成一定角度向中部设置一条斜线,以两条斜线为准,上下端各错位布置2~5层短电极;再布置第二条长极板;因此类推交替的布置长、短极板;其中各条极板之间用合成纤维编制网布隔开;最后,错位布置两条长极板,并包裹一层以上合成纤维编制网布,制成完整的干式套管;
步骤4,胶浸合成纤维编制网布,将环氧树脂胶液从干式套管一端灌进,另一端流出,环氧树脂胶液在合成纤维编制网布间纵向和横向流动;最终得到胶浸纤维电容式干式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短极板交替布置层数为根据干式套管耐压等级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长极板从内到外的长度由所在位置两条斜线上点间距离决定;各短极板长度不变;由此形成对称的枣核形干式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短极板的形状为合成纤维镀金属导电布片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编制网布为尼龙、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编制的网布,并镀金属导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轴线成一定角度向中部设置一条斜线的角度为8°-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短极板交替布置及形成对称的枣核形,其最大程度上消除套管电容芯体内同心圆布置的多层电容极板对环氧树脂胶液的流动性形成的屏障效应,进一步提高干式套管的浸透性和机械强度,降低厚壁电容芯体在固化收缩或热胀冷缩过程中形成缺陷和开裂的风险,提高产品电性能指标和运行可靠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干式套管生产合格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浸合成纤维电容式干式套管设计的长、短极板,使电容芯体整体结构具有了完全通透性;其一、该设计结构的电容极板芯体,交替的长、短电容极板布置的方法使电容芯体未形成完全封闭的空间,为半开放式结构,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注胶的过程中,胶面在各电容极板间上升的速率保持一致,避免各层间胶液流速不一致形成倒流、紊流导致夹气形成缺陷的风险;其二、环氧树脂在固化的过程中,因电容芯体内外温度差别,环氧树脂的固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导致固化收缩应力,特别是电容芯体中间较厚的对称的枣核形,可以使电容芯体各层间的环氧树脂胶液可以相互流动,具有统一的渗透压,消除固化内应力,使电容芯体形成各向同性的均匀材质,避免残余内应力,形成分层、开裂缺陷,大幅提高产品合格率及电气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电新能源电工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电新能源电工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69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