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7670.3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承玉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302;H01R13/6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充电枪(1)、电缆(2)、机体(3)、控制面板(4)、散热器(5),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枪(1)底部与电缆(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电缆(2)下沿延伸至机体(3)内部,所述控制面板(4)安设在机体(3)的前端,所述散热器(5)设有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3)的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1)由连接阀头(11)、腔体(12)、手持把手(13)、控制开关(14)、扣合底环(15)组成,所述连接阀头(11)固定在腔体(12)的左侧,所述手持把手(13)内槽与控制开关(14)活动连接,所述腔体(12)下沿与扣合底环(15)紧密扣合,所述连接阀头(11)与机体(3)右侧的定位槽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阀头(11)包括:辅助套环(111)、接口(112)、密封圈(113)、活动螺环(114)、驱动电机(115),所述辅助套环(111)安设在接口(112)的外沿,所述密封圈(113)紧密贴合腔体(12)左侧表壁,所述活动螺环(114)右侧外齿与驱动电机(115)主轴外齿相互啮合,且左侧表壁贴合在辅助套环(111)的右端,所述驱动电机(115)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4)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套环(111)包括:承压推把(1111)、驱动螺环(1112)、同步弹簧板(1113),所述承压推把(1111)固定在驱动螺环(1112)的左侧,所述同步弹簧板(1113)安设在承压推把(1111)与驱动螺环(1112)之间的缝隙凹槽内,所述螺套(1112)内螺纹与活动螺环(114)外螺纹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推把(1111)由套臂(a1)、内筋条(a2)、支撑节圈(a3)、平衡腔(a4)、压力柱(a5)组成,所述套臂(a1)包裹在内筋条(a2)的外部,所述内筋条(a2)右侧凹槽与支撑节圈(a3)活动外沿相互扣合,所述支撑节圈(a3)安设在平衡腔(a4)的左侧,所述平衡腔(a4)内槽与压力柱(a5)活动连接,所述压力柱(a5)内槽与驱动螺环(1112)紧密贴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推把(1111)呈L型结构,设有两根以上,呈环形阵列排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环(1112)左侧凸起推杆与压力柱(a5)右侧U型内槽相互契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腔(a4)右侧表面呈U型结构,且内沿嵌套固定有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承玉,未经林承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76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