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8238.6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丽;孙禄祥;吕振涛;罗仙龙;黄雨喧;王嘉诚;王胜朔;唐杰;王旭浩;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23/10 | 分类号: | F04B23/10;F04B23/14;F04B17/03;B64D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分配 叶片 凸轮 复合 | ||
1.一种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包括箱体(1)、轴承(2)、轴承端盖(3)、轴承透盖(4)、旋转主轴(5)、凸轮(6)、旋转叶片(7)、旋转叶片上透盖(8)、进液管道(9)、供液管道(10)、排液管道(11)、液压缸(12)、活塞(13)、活塞杆(14)、活塞杆轴端滑轮(15)、电机(16)和联轴器(17);其中,所述的箱体由箱体底座(101)、位于箱体底座(101)正上方的箱体顶板(103)以及多块连接在箱体底座(101)和箱体顶板(103)之间的液压缸支承板(102)构成,相邻液压缸支承板(102)的侧边间依次相连而形成正棱柱体形空间;箱体底座(101)的顶面中部形成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安装轴承端盖(3),轴承端盖(3)的中心处设置一个轴承(2);箱体顶板(103)的内部形成有一个圆柱形腔体,顶面中部形成有一个与圆柱形腔体相连通的上端口;旋转叶片上透盖(8)安装在箱体顶板(103)的上端口处,中心处设置轴承透盖(4),轴承透盖(4)中心处设置另一个轴承(2);旋转主轴(5)的下端位于轴承端盖(3)上的轴承(2)中心孔内,中部贯穿正棱柱体形空间、箱体顶板(103)的底面而固定在轴承透盖(4)上的轴承(2)中心孔内,上端位于箱体顶板(103)的上方并通过联轴器(17)与电机(16)的输出轴相连接;多个旋转叶片(7)呈放射状均匀设置在箱体顶板(103)的圆柱形腔体内,并且内端同时连接在旋转主轴(5)上;凸轮(6)的中心孔通过平键安装在位于正棱柱体形空间内的旋转主轴(5)中部;每块液压缸支承板(102)的外端面中部分别安装一个液压缸(12);每个液压缸(12)的圆柱形内腔中设有一个活塞(13);活塞杆(14)的一端连接在活塞(13)上,另一端贯穿液压缸(12)的内端面后通过一个活塞杆轴端滑轮(15)紧贴在凸轮(6)的外曲面上;每根供液管道(10)的下端连接在一个液压缸(12)的顶面上,上端连接在位于该液压缸(12)上方的箱体顶板(103)侧面上,并且与箱体顶板(103)的圆柱形腔体以及液压缸(12)的圆柱形内腔相连通;每根排液管道(11)的一端连接在一个液压缸(12)的外端面下部,并且与液压缸(12)的圆柱形内腔相连通;多根进液管道(9)的一端间隔连接在箱体顶板(103)的顶面边缘处,并且与箱体顶板(103)的圆柱形腔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其特征在于:多个液压缸(12)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道(9)的下端口与旋转叶片(7)的上端面齐平,直径为旋转叶片(7)高度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底座(101)和箱体顶板(103)均为正五边形金属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道(9)、供液管道(10)和排液管道(11)均采用金属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分配式叶片凸轮复合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叶片(7)的曲面是经多个曲线拟合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2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吊运行可视化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湖泊治理的全天候监视型风能曝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