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灌装系统及灌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28742.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彭波;李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味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6;B67C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灌装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灌装系统及灌装方法,涉及灌装技术领域,旋转式灌装系统包括转动机构、装料机构、输送机构以及输出机构,转动机构包括旋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旋转盘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承接灌装瓶缺口;装料机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旋转盘上方的灌装组件,所述灌装组件用于对转动至其正下方的灌装瓶进行对应灌装,多个灌装组件沿所述旋转盘转动方向分布;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待灌装的灌装瓶输送进入所述旋转盘的缺口;输出机构用于将完成灌装的灌装瓶从所述旋转盘输出。本发明连续有序进行灌装,无需较长的转接时间,提高灌装效率,缩短灌装时间,控制成本,增加企业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装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式灌装系统及灌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灌装系统直接在进行灌装时一般是使用直线型的灌装瓶输送系统,对一个批次的灌装瓶进行输送,并将灌装瓶停留在灌装头的下方,然后向下移动灌装头将其灌装头出料口伸入灌装瓶的内部,再然后将灌装料注入灌装瓶后,最后将灌装头出料口向上移动离开灌装瓶,输送系统再将灌装好的一批次的灌装瓶输送至出口的位置,继续进行下一批次的灌装。
这种直线输送系统对灌装瓶进行逐批次的对灌装瓶进行输送的方式在每个批次的灌装瓶灌装完成后输送出系统,并使下一批次的灌装瓶进入灌装位置,再将对一批次灌装瓶的灌装头伸入灌装瓶的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等待灌装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来说这个灌装过程的等待时间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对于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也是极其不利的。
现有的灌装系统传送大多使用传送带对灌装瓶进行传送,依靠传送带表面与灌装瓶底部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灌装瓶移动,若是加快传送带的传动速度,则很容易使传送带与灌装瓶之间打滑,不能达到传送带与灌装瓶同步加快灌装时间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灌装系统和灌装方法,用以实现减少灌装过程中灌装的等待时间,提高灌装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式灌装系统,包括:
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旋转盘外周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承接灌装瓶缺口;
装料机构,所述装料机构包括多个设于所述旋转盘上方的灌装组件,所述灌装组件用于对转动至其正下方的灌装瓶进行对应灌装,多个灌装组件沿所述旋转盘转动方向分布;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待灌装的灌装瓶输送进入所述旋转盘的缺口;
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用于将完成灌装的灌装瓶从所述旋转盘输出。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灌装系统还包括用于抬起所述灌装瓶的抬起机构,所述抬起机构设于所述旋转盘下方,且每个灌装组件下方对应一个抬起机构,所述抬起机构包括用于检测对应灌装组件下方是否有灌装瓶的传感器和用于将灌装瓶抬起的第一气缸,所述传感器与装料机构电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抬起机构还包括用于承接灌装瓶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顶出孔,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顶出孔的下方,且所述顶出孔的直径小于灌装瓶瓶底的直径。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抬起机构还包括用于防止灌装瓶移位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设于所述旋转盘外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灌装系统还包括用于输送灌装瓶进入所述旋转盘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分隔条,相邻所述分隔条之间形成进瓶通道,所述进瓶通道的自由端与所述旋转盘上的缺口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味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味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8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