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机组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5735.9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燕辰凯;方久文;燕妮;林良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福能(福建雁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D15/08;F01D15/12;F01D25/24;F01K17/02;F01K11/02;F01K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宁 |
地址: | 364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 机组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轮机组及控制方法,汽轮机组包括主汽轮机系统、余热汽轮机系统、汽泵系统以及供热系统,所述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抽汽出口与所述供热系统相连接,所述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做功乏汽出口分别与所述供热系统、汽泵系统和余热汽轮机系统相连接。采用本发明的汽轮机组及控制方法,通过余热汽轮机系统、汽泵系统等将做功乏汽利用形式多样化,深冷期,关闭余热汽轮机系统、汽泵系统等运行,将乏汽全部用于供热,一方面利于机组深度调峰,另一方面在深度调峰时段保证了供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组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冬季环境温度极低情况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调峰幅度为额定负荷的30%-40%)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供热机组,存在的问题更多,如低负荷下,供热抽汽量增大较多,汽轮机低压缸进汽量降低,如不足以带走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低压缸内温度将提升,轴系各轴承标高将不一致,主机轴系振动会有增大异常;深度调峰长时间低负荷运行,排烟温度较低,硫的氧化物在部分温度较低区域产生结露,空预器换热片存在腐蚀风险;机组深度调峰时,主机供热网抽汽量不足,无法满足汽轮机低压缸最小进汽量,同时由于机组负荷低、中排压力低,即使继续减少低压缸进汽也达不到正常供热抽汽量,影响供热质量;同时,机组运行经济性同样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轮机组及控制方法,以解决发电机组的深度调峰和满足供热需求之间矛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汽轮机组,包括主汽轮机系统、余热汽轮机系统、汽泵系统以及供热系统,所述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抽汽出口与所述供热系统相连接,所述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做功乏汽出口分别与所述供热系统、所述汽泵系统和所述余热汽轮机系统相连接。
所述主汽轮机系统包括主汽轮机和主发电机,所述主汽轮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主发电机相连接。
所述余热汽轮机系统包括余热汽轮机和余热发电机,所述余热汽轮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余热发电机相连接,所述余热汽轮机为半速汽轮机。
所述汽泵系统包括汽泵和动力设备,所述汽泵与所述动力设备相连接。
所述动力设备与所述主汽轮机系统或所述供热系统相连接,或者所述动力设备分别与所述主汽轮机系统和所述供热系统相连接。
所述主汽轮机包括高压缸和中压缸,所述中压缸的做功乏汽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所述供热系统、所述汽泵系统和所述余热汽轮机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第一开关,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第二开关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第三开关。
所述中压缸的抽汽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供热系统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第四开关。
一种汽轮机组的控制方法,
正常情况下,将过热蒸汽通过主汽轮机系统进行发电,将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部分乏汽通过余热汽轮机系统进行发电,将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部分乏汽通过汽泵系统进行能量储存;
供热时,将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部分抽汽通过供热系统进行供热,将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部分乏汽通过供热系统进行供热;
进入深冷期后,关闭余热汽轮机系统和汽泵系统,将主汽轮机系统的中压缸的全部乏汽进入供热系统进行供热。
将锅炉的过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主汽轮机系统的主汽轮机的高压缸做功,将高压缸排汽通过管道进入再热器加热变成再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中压缸做功,通过联轴器与主汽轮机系统的主发电机相连接进行发电。
进入深冷期后,发电不足时,所述动力设备通过主发电机进行发电,供热不足时,所述动力设备通过供热系统进行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福能(福建雁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华福能(福建雁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57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