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519.8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萍;陈欣然;张一沫;李紫燕;韩洪亮;张伊琳;武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8F220/54;C08F222/38;C08F220/20;C08F220/06;C08F2/44;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溶菌酶 荧光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碳量子点的制备及纯化;
(2)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包括如下步骤:
(1-1)在20mL的小烧杯中,准确称取0.5g聚乙烯亚胺BPEI、柠檬酸0.1g CA,用10mL 80℃的蒸馏水充分溶解,用油浴锅在180℃加热小烧杯至得到浅黄色粘稠的凝胶,向其中加入1mL蒸馏水得到淡黄色的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至得到橙黄色的凝胶;将制得的橙黄色凝胶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冷却至室温;
(1-2)用0.01mol/L的HCl作为流动相,将产物过硅胶柱,收集两个流出组分,保留第二组分,收集进行旋蒸浓缩,然后用10mL去离子水溶解,装入截留分子量500Da透析袋透析至pH为中性,旋蒸浓缩后,定容为0.0250g/mL的碳量子点CQDs溶液,放入冰箱4℃保存以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2-1)准备单体: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
(2-2)将pH为7.4的PBS缓冲溶液、碳量子点CQDs和溶菌酶LYZ加入到单体中,超声溶解;
(2-3)加入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随后加入磁子,令反应物在圆底烧瓶中充分混合,充分搅拌;
(2-4)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和四甲基乙二胺TEMED,抽真空后,在氮气保护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多孔水凝胶;
(2-5)将多孔水凝胶放入冻干机冻干,随后用研钵研磨成粉末状,获得可以印迹溶菌酶LYZ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2-6)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溶解于醋酸HA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混合洗脱液中;
(2-7)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与混合洗脱液,放入截留分子量15000Da的透析袋用洗脱液进行洗脱;每间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洗脱外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紫外光谱检测,直至紫外谱图LYZ的蛋白质吸收峰值趋于稳定,即认为模板分子已被完全去除;然后将透析凝胶袋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以透析掉醋酸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最后将凝胶冷冻干燥,研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1)中,还包括辅助单体,辅助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MAA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1)中,所述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的加入量为3.955mmo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溶菌酶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与所述辅助单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89mmol-4.02mmol,其中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3.560m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0.230mmol-0.460mmol,甲基丙烯酸MAA为0.165mmol-0.330m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5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