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及其电源系统的监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8042.5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楠楠;隋建鹏;尹光雨;王强;赵目龙;廖波;倪子善;邓鹏;王祎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6 | 分类号: | H02J7/36;H01M10/42;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及其 电源 系统 监控 电路 | ||
1.一种汽车电源系统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源系统包括双蓄电池,所述双蓄电池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监控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监控电路、第二电源监控电路、处理器、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
所述第一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监控电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蓄电池的第一电量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二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监控电路用于采集所述第二蓄电池的第二电量信息,并输出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电量信息,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电源端和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继电器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导通或断开;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高边开关、低边开关和机械开关;
所述高边开关的使能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高边开关的电源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高边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高边开关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高边开关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电源输出至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一端;
所述低边开关的使能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低边开关的接地端接地,所述低边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低边开关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接地端的接地信号输出至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二端;
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机械开关的第四端与所述继电器的接地端电连接,所述机械开关的电源端接收所述供电电源,所述机械开关的接地端接地,所述机械开关的第五端和第六端均悬空设置;所述机械开关用于在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其第一端与第三端导通、第二端与第四端导通,或者控制其电源端与第三端导通、接地端与第四端导通,或者控制其第五端与第一端导通、第六端与第二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边开关的信号反馈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高边开关用于根据其输出端的电信号,反馈第一故障信号;
所述低边开关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集所述低边开关的输出端的第二故障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故障信号和第二故障信号,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高边开关,以及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低边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监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源监控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并联电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的并联电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逆流电路和第二防逆流电路;
所述第一防逆流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蓄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源监控电路之间;所述第一防逆流电路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电源监控电路中的电信号逆流至所述第一蓄电池;
所述第二防逆流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蓄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源监控电路之间;所述第二防逆流电路用于防止所述第二电源监控电路中的电信号逆流至所述第二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0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