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8301.4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风磊;李中华;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圆筒 薄壁 类舱段 零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为:S1激光扫描铸件毛坯与理论模型拟合对比确定粗加工基准;S2数铣加工出基准面及基准销孔;S3车床粗加工外圆、端面特征;S4稳定化处理;S5钳工检测变形情况确定精加工基准;S6数铣加工出精加工基准;S7车精加工;S8数铣精加工外部特征;S9数铣精加工内腔特征,加工完成。本发明保证了该类复杂零件全部特征均加工到位,满足使用要求;利用工装装夹,提高了薄壁零件的刚度,减小装夹变形;实现大型薄壁零件的装夹,以及不同工序间的基准传递;通过扫描确定基准,并通过工装进行基准传递后,减少在车床上借量调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材料为ZL114A,整体为圆筒结构,外圆直径高度570mm,端面有对接孔、台阶特征,内腔表面及筋条上有安装凸台及安装孔,前后内端面有端面特征,零件典型壁厚2.5±0.2mm,零件尺寸大,加工特征多,涉及工序多。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的加工方法,实现此类零件的装夹、基准传递,降低零件加工变形,同时将所有特征加工到位。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主要加工流程为:激光扫描毛坯与理论模型拟合对比确定基准-数铣加工出基准面及基准销孔-车床粗加工外圆、端面等特征-稳定化-钳工检测变形情况确定精加工基准-数铣加工出精加工基准-车精加工-数铣精加工外部特征-数铣(数控镗)精加工内腔特征-加工完成。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的加工方法,保证了该类复杂零件全部特征均加工到位,满足使用要求;利用工装装夹,提高了薄壁零件的刚度,减小装夹变形;实现大型薄壁零件的装夹,以及不同工序间的基准传递;通过扫描确定基准,并通过工装进行基准传递后,减少在车床上借量调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车加工时工装示意图。
图2为车镗装夹工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尺寸大、壁薄的特点,通过激光扫描铸件毛坯与理论模型对比,调整毛坯各位置具有足够余量以满足最佳拟合状态,反推得出加工基准。
通过扫描确定基准后,进行零件数铣、车等粗加工后,进行稳定化去除加工应力,然后再进行数铣、车精加工外圆及内腔各特征。
针对零件外形大、壁厚薄造成装夹、基准传递困难,零件加工变形大的问题,设计车镗装夹工装。工装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底板装夹盘2、零件与工装定位销孔3,通过工装与机床A轴定位销4穿过工装中心孔将工装定位安装在机床A轴工作台1上,底板装夹盘2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零件与工装定位销孔3,用于安装定位待加工零件。
大型圆筒薄壁类舱段零件主要加工流程为:激光扫描毛坯与理论模型拟合对比确定基准-数铣加工出基准面及基准销孔-车床粗加工外圆、端面等特征-稳定化-钳工检测变形情况确定精加工基准-数铣加工出精加工基准-车精加工-数铣精加工外部特征-数铣(数控镗)精加工内腔特征-加工完成。
S1:利用激光扫描铸件毛坯与理论模型拟合对比确定粗加工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