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好利用木糖高效分泌乙酸和FF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2400.X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强;刘亚茹;杨松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60;C12N15/31;C12N15/70;C12N15/90;C12P7/54;C12P7/40;C12P7/64;C12R1/1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好 利用 高效 分泌 乙酸 ffa 大肠杆菌 工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好利用木糖高效分泌乙酸和FF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方法;通过敲除野生型E.coli MG1655中的ptsG和manZ基因使其缓慢代谢葡萄糖同时优先利用木糖。通过敲除E.coli MG1655氧化磷酸过程中关键基因atpFH促进乙酸合成。通过敲除E.coli MG1655的envR基因促进E.coli分泌FFA到胞外。基因敲除工程菌利用木糖能够合成包括正己酸、正庚酸、正辛酸、正壬酸、正癸酸和正十二酸等六种FFA,在M9培养基中,以20g/L木糖为单碳源,能够合成5.5g/L乙酸和0.91g/L胞外FFA,与野生E.coli MG1655相比产量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好利用木糖高效分泌乙酸和FF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资源危机、粮食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寻找新型能源资源。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陆地被植物覆盖,形成了大量的木质纤维素资源。木质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半纤维素约占木质纤维素总量的20%~35%,其水解产物主要为木糖,使得木糖成为自然界中仅次于葡萄糖的第二多的糖类物质。在半纤维素水解研究愈发深入的基础上,木糖在农业、工业甚至科研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大肠杆菌(E.coli)是目前已被广泛研究的模式菌种之一,其基因背景清晰,遗传改造手段丰富,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用于产生有价值化合物的重组菌株的优化是基因工程的主要目标。为此,已经设计了多种策略构建重组菌株,包括增加代谢前体的供应,缺失负调节剂,正调节剂的过表达以及去除前体消耗和产物降解途径。乙酸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碳源,已被当作有望降低PHA生产成本的底物之一。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acids,FFA),是微生物利用脂肪酸合成通路中间代谢物Acyl-ACP为底物经硫酯酶(thioesterases)催化合成的一种游离型脂肪酸。近十几年间,理性代谢工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提高FFA及其前体的合成,但目前偏好利用木糖高产乙酸和FFA的工程菌株的构建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偏好利用木糖高效分泌乙酸和FF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通过敲除E.coli MG1655中ptsG和manZ基因使其缓慢代谢葡萄糖同时优先利用木糖。通过敲除E.coli MG1655氧化磷酸过程中关键基因atpFH促进乙酸合成。验证敲除ptsG和manZ基因对E.coli MG1655葡萄糖和木糖利用的影响。通过敲除E.coli MG1655的envR基因促进大肠杆菌分泌FFA到胞外。最终获得已敲除四个基因的工程菌ECΔp-m-a-e,进行FFA和乙酸生产测试。
本发明具体技术如下:
一种偏好利用木糖高效分泌乙酸和FFA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方法;通过敲除野生型E.coli MG1655中的ptsG和manZ基因使其缓慢代谢葡萄糖同时优先利用木糖;通过敲除E.coli MG1655氧化磷酸过程中关键基因atpFH促进乙酸合成;通过敲除E.coliMG1655的envR基因促进大肠杆菌分泌FFA到胞外;其具体步骤如下:
(1)从E.coli MG1655中敲除ptsG基因得到菌株ECΔp;
(2)从菌株ECΔp中敲除manZ基因得到菌株ECΔp-m;
(3)从菌株ECΔp-m中敲除atpFH基因得到菌株ECΔp-m-a;
(4)从菌株ECΔp-m-a中敲除envR基因得到菌株ECΔp-m-a-e;
所述步骤(1)中pts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步骤(2)中manZ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步骤(3)中atpFH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步骤(4)中envR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