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盒切换电路、充电盒和无线耳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4390.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纵横;梅宏琛;张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焦志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切换 电路 无线耳机 系统 | ||
一种充电盒切换电路、充电盒和无线耳机系统,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可以减少无线耳机上外露端子的数量,以降低由于外露端子被污染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概率。充电盒切换电路包括:充电盒通信端、充电盒连接端和充电控制信号端;充电盒通信电路,充电盒通信电路串联于充电盒通信端和充电盒连接端之间,充电盒通信电路用于响应于充电盒通信端或者充电盒连接端上的通信信号电压使充电盒通信端和充电盒连接端之间导通,充电盒通信电路还用于响应于充电盒连接端上的充电电压,使充电盒连接端和充电盒通信端之间截止,充电电压大于通信信号电压;充电盒充电电路和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充电盒充电电路用于基于充电电压向充电盒连接端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盒切换电路、充电盒和无线耳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耳机需要与充电盒配合使用,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无线耳机和充电盒配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充电盒100中放置有耳机200时,一方面充电盒100需要给耳机200充电,另一方面充电盒100也需要与耳机200通信,例如读取耳机电量、控制耳机蓝牙配对连接等,因此充电盒100上需要设置三个外部引脚300,这三个外部引脚300分别是通信端子、充电端子和接地端子,这样,无线耳机200上也需要设置外露的三个端子,而耳机上外露的端子容易被污染而导致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切换电路、充电盒和无线耳机系统,可以减少无线耳机上外露端子的数量,以降低由于外露端子被污染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概率。
第一方面,一种充电盒切换电路,包括:充电盒通信端,用于电连接充电盒微控制单元的引脚;充电盒连接端,用于电连接充电盒外部引脚;充电盒通信电路,充电盒通信电路串联于充电盒通信端和充电盒连接端之间,充电盒通信电路用于响应于充电盒通信端或者充电盒连接端上的通信信号电压使充电盒通信端和充电盒连接端之间导通,充电盒通信电路还用于响应于充电盒连接端上的充电电压,使充电盒连接端和充电盒通信端之间截止,充电电压大于通信信号电压;充电控制信号端,用于电连接充电盒微控制单元的引脚;充电盒充电电路,充电盒充电电路电连接于充电盒连接端,充电盒充电电路用于基于充电电压向充电盒连接端进行充电;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充电切换控制电路电连接于充电控制信号端和充电盒充电电路,充电切换控制电路用于响应于充电控制信号端的充电信号控制充电盒充电电路向充电盒连接端进行充电,充电切换控制电路还用于响应于充电控制信号端的充电停止信号控制充电盒充电电路停止向充电盒连接端进行充电。
充电盒切换电路,通过充电盒通信电路可以实现充电盒通信端与充电盒连接端之间的通断控制,通过充电盒充电电路和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向充电盒连接端进行充电或停止充电的控制,即实现了使同一个端子具有充电和通信两种功能,即使无线耳机可以通过同一个端子与充电盒之间实现充电和通信两种功能,可以减少无线耳机的外露端子数量,从而降低由于外露端子被污染而导致接触不良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放电电路,放电电路电连接于充电盒连接端和充电切换控制电路,放电电路用于当充电切换控制电路控制充电盒充电电路停止向充电盒连接端进行充电时,控制对充电盒连接端进行放电,放电至通信信号电压。在充电结束之后,首先通过放电电路对充电盒连接端进行快速放电,可以避免后续通信过程中充电电压对于通信的不良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盒通信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端,第一电压端用于提供第一电压;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于充电盒通信端,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于充电盒连接端;第一电阻,第一晶体管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电连接于第一电压端;第二电阻,第二电阻串联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通过N型MOSFET制作的第一晶体管,可以根据充电盒连接端P1上的电平对第一晶体管本身实现自动控制,以避免通信电压和充电电压之间的相互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4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LED显示屏
- 下一篇:注释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