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的架空线老化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5434.4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4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孟海磊;王官涛;张凯;刘海泳;吴晓东;王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舜江 |
地址: | 2566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频域介电谱 架空 老化 状态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的架空线老化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老化状态分析方法难以准确的发现架空线整体性的老化现象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测试品信息;频域介电谱测试仪基于预设测试频率范围,对待测试品当前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发送给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在介电谱数据库中分别确定待测试品无老化状态下以及完全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计算机设备将接收到的待测试品当前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与待测试品无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以及待测试品完全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进行对比,以确定待测试品的当前老化状态。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准确的发现架空线整体性的老化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的架空线老化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迅猛发展的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而在输配电系统中,架空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线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电压、大跨距的电力传输过程中。然而,由于电缆超容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容易导致架空线绝缘层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劣化,造成架空线老化,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现有的对架空线老化状态的分析过程,通常采用振荡波局放测试以及介电响应测试实现。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振荡波局放测试难以发现架空线整体性的老化现象,而介电响应测试的测试结果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测试结果存在偏差且难以校正,容易造成老化现象分析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的架空线老化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架空线老化状态分析方法难以发现架空线整体性的老化现象,且无法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的架空线老化状态分析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测试品信息;频域介电谱测试仪基于预设测试频率范围,对待测试品当前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发送给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在预存的介电谱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品无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以及确定待测试品完全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计算机设备将接收到的来自频域介电谱测试仪的待测试品当前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与待测试品无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以及待测试品完全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进行对比,以确定待测试品的当前老化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的架空线老化状态分析方法,通过对待测试品的频域介电谱进行测量,并与完全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以及未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进行对比,确定待测试品的老化状态,不仅保证了老化状态确定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该方法并不限于确定架空线的局部老化现象,实现了架空线待测试品整体性的老化现象的发现。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测试品信息,具体包括: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测试品的型号;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测试品的一端为导体,另一端为绝缘层;其中,绝缘层的两端绕有铜线,中间位置绕有铜网,以作为频域介电谱测试过程中的低压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测试品信息,还包括:计算机设备确定待测试品绝缘层两端的铜线接地,以将所述待测试品绝缘层表面的泄漏电流导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测试品并不同于传统的待测试品,而是在绝缘层的两端绕有铜线,且对该铜线进行接地处理,以实现将待测试品绝缘层上的泄漏电流导出的目的,进而保证测量得到的频域介电谱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设备在介电谱数据库中确定待测试品无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以及确定待测试品完全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具体包括:计算机设备基于待测试品的型号,遍历介电谱数据库;计算机设备在确定介电谱数据库中包含的任一频域介电谱对应的电缆型号与待测试品的型号相同的情况下,确定待测试品无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以及确定待测试品完全老化状态下的频域介电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兰他敏的衍生物及制剂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