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6943.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别平;朱吉权;周礼兵;涂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552202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荪 林下 栽培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林地作为栽培区域,并对栽培区域的树木进行修剪至树枝高度不小于3米,然后对栽培区域的土壤进行翻耕,再对林地进行消毒和杀虫除草;
2)在进行杀虫除草7-10天后,于栽培区域进行开沟起垄形成沟垄,将红托竹荪菌棒并排放在沟垄的沟内,覆盖土壤,然后在沟垄的垄面覆盖树叶,再在垄面上覆盖至少一层覆盖膜;
3)在覆盖至少一层覆盖膜10-20天后,揭去覆盖膜,灭菌杀虫,出菇20-30天后进行采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中,所述林地的空气相对湿度是80%以上,所述林地的环境温度是18℃-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中,所述翻耕时的土壤翻耕深度是20c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中,还包括在红托竹荪菌棒并排放在沟垄的沟内之前和之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红托竹荪菌棒并排放在沟垄的沟内之前,采用浓度是0.1wt%-0.5wt%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红托竹荪菌棒并排放在沟垄的沟内之后,采用浓度是1wt%-5wt%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中,所述覆盖土壤时的土壤厚度是3-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中,排放的红托竹荪菌棒之间的纵横间距均是5-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中,所述沟垄的沟宽40-60cm,沟深8-12cm,垄与垄之间间隔40-60c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红托竹荪林下栽培方法在食用菌种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9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