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水位复杂地层无封底混凝土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9125.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甄玉杰;李华龙;黎建宁;代子洲;罗国龙;卢慧忠;刘刚;张志伟;李钰莹;徐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5/28;E02D17/04;E02D19/10;E02D29/16;E02D31/02;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 复杂 地层 封底 混凝土 钢管 围堰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位复杂地层无封底混凝土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方法,利用导向架插打锁扣钢管桩;采用旋挖钻机从钢管桩内向下进行旋挖,在钢管桩内安装降水井;降水井内安装潜水泵;将围堰内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进行基坑支护、开挖、清基至承台底部;浇筑承台底部混凝土垫层,在无水环境下完成承台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水位复杂地层无封底情况下的深水承台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深水承台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一般有钢套箱围堰、钢板桩围堰和钢管桩围堰。锁扣钢管桩围堰的刚度较大,适应性很强,具有很好的穿透和贯入特性,能适应于各种复杂的地层。
对于高水位地质条件下,锁扣钢管桩围堰一般均需设置封底混凝土,抵抗坑底水土压力及防止基坑底突涌。封底混凝土施工具体做法为:围堰四周常水位通过围堰壁体阻挡,对于坑底涌水常采取带水作业的方式,基坑维持较高水头,在高水头的作用下平衡围堰内外压力,利用抽砂设备或抓斗等对基坑中砂土进行湿开挖,开挖完成后,搭设封底浇筑平台浇筑水下封底混凝土,利用封底混凝土的自重及其与桩基和围堰壁体之间的粘结力抵抗坑底水压力。但是承台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流程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锁扣钢管桩围堰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方法所存在的施工流程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造价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水位复杂地层无封底混凝土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方法,以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并节约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水位复杂地层无封底混凝土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周向导向架(3)在基坑周围插打一圈锁扣钢管桩(1)形成围堰壁体;
步骤二、采用旋挖钻机从钢管桩(1)内向下进行旋挖,在钢管桩(1)内安装降水井(2),降水井(2)自河床面(31)往下穿越深处的隔水层;
步骤三、每个降水井(2)内安装一台潜水泵(24),所述潜水泵(24)配置自动开关、流量表和出水口;
步骤四、将围堰内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进行基坑支护、开挖、清基至承台(12)底部;
步骤五、浇筑承台(12)底部混凝土垫层(11),在无水环境下完成承台(12)施工。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降水井(2)自地面至管底分为三段,上部为实管段(21),中间为滤管段(22),自管底以上到滤管段(22)底部为沉淀管段(23),实管段(21)的钢管桩(1)与降水井(2)井管之间采用粘土球封填,过滤管段(22)的钢管桩(1)与降水井(2)井管之间填充砂砾滤料。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自河床面(31)以下,地层依次为细砂层(32)、卵石层(33)、粉质黏土层(34)、细砂层(35)、硬质黏土层36、中砂层37、粉质黏土层(38);所述隔水层为硬质黏土层(36)及中砂层(37)。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降水井(2)的数量和深度根据计算确定, 降水井(2)的管段划分具体长度结合地层情况和降水要求确定,优选自管底以上1米为沉淀管段(23)。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实施降水之前,对钢管桩(1)要进行止水,止水的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用粘土混合物、棉花、锯末的至少一种填塞接缝。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基坑支护采用内支撑,内支撑包括围檩(4)、横向支撑杆(5)和斜支撑(6),围檩(4)紧贴钢管桩(1)周向围绕基坑设置并与钢管桩(1)固定,横向支撑杆(5)设置在围檩(4)其中相聚较远的两个边之间;斜支撑(6)通过固定于围檩(4)相邻较近的两条边之间,平行设置若干长短不一的斜支撑(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