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立式形态AGV的智能理片分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9206.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要要;李严;刘璐;杨继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卫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立式 形态 agv 智能 分拣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式形态AGV的智能理片分拣系统,用于解决传统工厂人工理片,需要大量的人力,存在劳动强度大及增加配片错误率的问题;包括自动上片台、检测子系统、理片机和自动下片台,自动上片台对玻璃进行自动上料并通过检测子系统进行测量,通过AGV将测量后的玻璃送入理片机中;理片机将需要输出的玻璃输送到自动下片台进行下料;采用自动上片台、检测子系统与理片机及自动下片台配合使用,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大大减少了人工;玻璃长宽测量高效精确、理片配对精度高;通过报警日志模块采集模式选择模块处理的玻璃对应的异常报警信号并通知对应的工作人员,方便合理的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异常报警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立式形态AGV的智能理片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过程中,玻璃切割后往往要对玻璃规格进行测量分类整理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现有生产中通常采用玻璃上片机将玻璃放置到工作台上,由人工对玻璃的长宽进行测量检测,随后采用下片机进行下料,并依靠人工将玻璃分别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分类存储,若加工中空玻璃,还需对玻璃进行品种的梳理、缓存,并满足中空玻璃配对需求。
现有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配片,按照玻璃尺寸规格的大小配对,送入中空线加工。由于玻璃尺寸需要人工测量配对缓慢,拖慢了整线自动化设备都无法达到设计最大的加工效率。传统工厂人工理片,需要大量的人力,存在劳动强度大及增加配片错误率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传统工厂人工理片,需要大量的人力,存在劳动强度大及增加配片错误率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立式形态AGV的智能理片分拣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立式形态AGV的智能理片分拣系统,包括自动上片台、检测子系统、理片机和自动下片台,所述自动上片台对玻璃进行自动上料并通过检测子系统进行测量,然后通过AGV将测量后的玻璃送入理片机中;理片机将需要输出的玻璃输送到自动下片台进行下料;其中,检测子系统包括模式选择模块,模式选择模块包括理片模式单元和配对模式单元,理片模式单元用于对玻璃进行理片处理,配对模式单元用于对玻璃进行配对处理。
优选的,所述理片模式单元的理片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S1:获取玻璃的流程卡,当无流程卡时生成一个流水号;
S2:选择出笼顺序和选择流程卡并生成理片任务;
S3:下发理片任务;
S4:对理片任务进行校验流程卡是否为空,当校验流程卡为空时,则重新下发理片任务,并提示请选择流程卡,当校验流程卡不为空时,则执行下一步;
S5:将理片任务的数据下发到理片任务管理列表,并在理片任务管理列表中保存;
S6:点击理片任务开始;
S7:测量台测量玻璃的宽度和高度;
S8:获取测量台测量的宽和高并与流程卡校验比对,当两者不吻合后,重新执行S7,且第二次测量比对还是不相同,则异常报警并终止程序;当两者吻合后执行下一步;
S9:分配入笼位置;
S10:刷新笼内数据;
S11:检查流程卡是否入笼完成;否,则执行S7;是,则执行下一步;
S12:启动出笼,出笼顺序按照设置的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顺序出笼;
S13:再次刷新笼内数据;
S14:检查流程卡是否出笼完成,否,则执行S12;是,则执行下一步;
S15:刷新理片任务列表,并保存数据至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