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的冷却结构及其对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4663.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鸿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K11/00;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戴燕桃;汪治兴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冷却 结构 及其 对焊机 | ||
1.一种电极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下电极、左上导体、左过渡件和左下导体,上述部件均为导电材质,左下电极安装于左上导体的前端上侧,左上导体中间段和后端的下侧连接左过渡件,左过渡件的下侧连接左下导体,此时左下电极呈现悬挑出左过渡件和左下导体前方的状态;
右下电极、右上导体、右过渡件和右下导体,上述部件均为导电材质,右下电极安装于右上导体的前端上侧,右上导体中间段和后端的下侧连接右过渡件,右过渡件的下侧连接右下导体,此时右下电极呈现悬挑出右过渡件和右下导体前方的状态;
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的一端电极连接左下导体将电流提供给左下电极,供电模块的另一端电极连接右下导体将电流提供给右下电极,当左下电极和右下电极靠拢后供电模块的两端电极形成电流回路;
冷却模块,冷却模块包括散热部件、循环泵、若干管道和绝缘导热的介质,左过渡件和右过渡件的内部均设有液体通道,散热部件、循环泵、左过渡件的液体通道和右过渡件的液体通道由管道串联形成循环;
控制系统,从供电模块获取电能,控制系统电连接循环泵然后控制其启动或停止,同时控制供电模块给左下电极和右下电极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液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均焊接有转接管,此时管道的端部包裹转接管然后在管道的端部缠绕卡圈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电极和所述右下电极均为块状并且上表面隆起形成弧面,左下电极和右下电极以两者之间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布置,所述左上导体和所述右上导体均为板材结构,所述左过渡件和所述右过渡面的横截面均为U形,所述左下导体和所述右下导体均由若干个片体层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液体通道共设置两条或四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过渡件和所述右过渡件的拐角处,液体通道贯穿左过渡件或所述右过渡件的前后两端,位于左过渡件和右过渡件之间的用于换向的管道为弹力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过渡件和所述右过渡件的前后两端长度为30-50cm、厚度为1-2cm,所述液体通道的内径为对应的左过渡件或右过渡件厚度的7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过渡件与所述左上导体之间、与所述左下导体之间均为螺栓连接,所述右过渡件与所述右上导体之间、与所述右下导体之间均为螺栓连接,所述左上导体和所述左下电极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右上导体和所述右下电极之间为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结构还包括左上电极和右上电极,左上电极位于左下电极的正上方,右上电极位于右下电极的正上方,左上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左上导体,右上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右上导体,所述左上导体和所述右上导体的均为块状并且下表面凹陷形成弧面,左上电极和右上电极以两者之间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布置,左下电极和右下电极靠拢后形成正弧形,左上电极和右上电极靠拢后形成与正弧形对应的反弧形。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电极的冷却结构的对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作为承载主体;
一对导杆、布置在所述导杆上的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以及第一推动机构,两条导杆均穿过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在第一推动机构的推力下使得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之间可以相对移动;
左下电极、左上导体、左过渡件和左下导体均安装于做安装座,右下电极、右上导体、右过渡件和右下导体均安装于右安装座,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分别设置有第二推动机构和第三推动机构,在第二推动机构和第三推动机构的推动下将钢圈下压于左下电极和右下电极的上表面;
控制系统电连接第一推动机构、第二推动机构和第三推动机构然后控制其启动或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鸿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鸿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46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