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梨白酒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7186.5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至上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24;C12G3/026;C12H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韦海英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梨 白酒 配方 及其 制作 工艺 | ||
刺梨白酒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野生刺梨30%~50%,优质糯米高粱30%~50%,小麦10%~15%,山泉水10%~20%。本发明具有1、防癌抗癌、降三高;2、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病菌的侵害;3、适合女生饮用,野生刺梨里含有很好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是很多的化妆品里必有的重要皮肤老化、美白皮肤的物质;4、经常喝刺梨白酒、会避免便秘、对于胃部不舒服的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刺梨白酒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白酒历史悠久,酿造方法多式多样,但均以谷类作物如大麦、高粱等作原料,以植物果类作原料酿造的则为果酒,如葡萄酒等,而用果类作原料酿造出白酒的酿造方法至今尚无。现有技术所酿造的白酒酒精容易对人身体不宜,喝多了酒容易造成各种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刺梨白酒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能够丰富白酒的种类,增加饮用的口感,降低了白酒对身体的危害。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刺梨白酒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艺,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野生刺梨30%~50%,优质糯米高粱30%~50%,小麦10%~15%,山泉水10%~20%,若干量清水。
作为改进,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野生刺梨50%,优质糯米高粱30%,小麦10%,山泉水10%,若干量清水。
作为改进,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野生刺梨30%,优质糯米高粱50%,小麦10%,山泉水10%,若干量清水。
上述刺梨白酒的制备方法:
(1)选取原料:所述糯米高粱取自贵州茅台地区,所述野生刺梨取自贵州习水和水城,所述小麦取自南疆坎儿井,所述山泉水取自广西巴马长寿山;
(2)处理材料:按照上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取野生刺梨、优质糯米高粱、小麦、水备用,将优质糯米高粱、小麦、野生刺梨依次放在水中浸泡10~30分钟,搅拌1~10分钟清洗,清洗完成以后将糯米高粱、小麦放在太阳下晒1~2天,每4~5小时把优质糯米高粱和小麦翻一次,晒干以后将优质糯米高粱、小麦和野生刺梨放在搅拌机里面搅拌30~60分钟,然后取出;
(3)配料:将打碎的配料放在水中加热,水中的温度控制在75~95度,加热60~80分钟,然后把火熄灭,等到水的温度到26~30度即可;
(4)发酵:把步骤(3)中降到26~30度的水和打碎的原料放入酒窖中,发酵的时候温度控制到20~25度;
(5)蒸馏:按照步骤(4)发酵放入酒窖的原料放30~40天,便可以成熟,储存成熟的酒,通过管道输入蒸馏釜进行蒸馏提纯,在微沸之前要用大蒸汽量加热,待到微沸后改用小蒸汽加热,保持微沸即可,这样甲醇和杂醇油含量低,酒质醇和细腻,通过调节蒸汽量和冷却水流量,来控制流酒的温度,流酒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要掐头去尾,中流酒单独存放,釜内加入酒的量不准超过容量的三分之二,以防沸腾后未经汽化的酒液直接溢流到成品酒中;
(6)储存:将分三轮次蒸馏出来的酒分别储成6个月时间,在将这三轮次的酒进行勾兑后进入专用酒缸存放180-360天后装瓶。
野生的刺梨,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种类会比较多一些,尤其是含有的抗氧化酶物质含量很多,可以快速的帮助身体消除疲劳,更快的抗病毒和抗辐射治疗,还能预防一些心脑血管病情的出现,在预防肿瘤病情方便效果也是比较显著,一些肿瘤患者可以用来缓解病情。
糯米高粱在中药中可以作为一种药材,年轻人吃高梁可以促消化。有消化不良、体质较弱、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亚健康”表现的中青年人,可以经常吃“高粱黑豆大枣饭”。降血糖。高粱中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对降低血糖十分有利,对于需要控糖、降糖的人来说,高梁米是难得的健康粗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至上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至上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