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线情况下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和本线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9074.3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B61L27/00;G06Q10/06;G06Q50/30;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情况 首站 查询 方法 线管 系统 | ||
1.一种跨线情况下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列车的下一停车站所属线路为邻线,则向邻线管理系统发送跳停查询请求,所述跳停查询请求包括所述当前列车信息;
接收所述邻线管理系统返回的跳停指示响应,所述跳停指示响应包括所述当前列车进入所述邻线后的首站是否跳停结果;
基于所述跳停指示响应将所述首站是否跳停结果发送至车载设备、调度工作站和乘客信息系统;所述当前列车信息包括当前列车的车次号,所述车次号用于确定当前列车的行车类型;
对应地,所述跳停指示响应是基于所述邻线管理系统结合所述行车类型和存储的邻线跳停设置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线情况下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停指示响应还包括当前列车进入邻线后首个需要停站的站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线情况下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邻线管理系统发送跳停查询请求的时刻为所述当前列车启动离开当前所在本线最后一个非跳停车站站台的时刻。
4.一种跨线情况下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当前列车所属本线管理系统发送的跳停查询请求,所述跳停查询请求包括所述当前列车信息;
基于所述当前列车信息和预先存储的邻线跳停设置确定所述当前列车进入邻线后的首站是否跳停结果;
向所述本线管理系统返回跳停查询响应,所述跳停查询响应包括所述首站是否跳停结果;
其中,所述首站是否跳停结果用于所述本线管理系统将其发送至所述当前列车的车载设备、调度工作站和乘客信息系统;所述当前列车信息包括当前列车的车次号,所述车次号用于确定当前列车的行车类型;
对应地,跳停指示响应是基于邻线管理系统结合所述行车类型和存储的邻线跳停设置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列车信息和预先存储的邻线跳停设置确定所述当前列车进入邻线后首个需要停站的站台;
对应地,所述跳停查询响应还包括当前列车进入邻线后首个需要停站的站台。
6.一种本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列车的下一停车站所属线路为邻线,则向邻线管理系统发送跳停查询请求,所述跳停查询请求包括所述当前列车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邻线管理系统返回的跳停指示响应,所述跳停指示响应包括所述当前列车进入所述邻线后的首站是否跳停结果;
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跳停指示响应将所述首站是否跳停结果发送至车载设备、调度工作站和乘客信息系统;所述当前列车信息包括当前列车的车次号,所述车次号用于确定当前列车的行车类型;
对应地,所述跳停指示响应是基于所述邻线管理系统结合所述行车类型和存储的邻线跳停设置确定的。
7.一种邻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前列车所属本线管理系统发送的跳停查询请求,所述跳停查询请求包括所述当前列车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当前列车信息和预先存储的邻线跳停设置确定所述当前列车进入邻线后的首站是否跳停结果;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本线管理系统返回跳停查询响应,所述跳停查询响应包括所述首站是否跳停结果;
其中,所述首站是否跳停结果用于所述本线管理系统将其发送至所述当前列车的车载设备、调度工作站和乘客信息系统;所述当前列车信息包括当前列车的车次号,所述车次号用于确定当前列车的行车类型;
对应地,跳停指示响应是基于邻线管理系统结合所述行车类型和存储的邻线跳停设置确定的。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线情况下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的步骤。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线情况下的首站跳停查询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90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硅烷偶联剂的连续化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铸模具表面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