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4217.X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宇清;王卫;叶高高;樊瑞;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陈赛飞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电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换电技术领域。该换电系统中的电池加解锁机构包括触发器以及受第一驱动源驱动的限位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上的触发器,在举升机构举升过程中,触发设置在电池总成上的锁紧器,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卡接在电池总成的限位部朝锁紧器的解锁方向运动,进行加解锁,不需要通过定位装置找寻电池的安装位置,可以快速对电池总成进行更换,提高用户体验;此外,电池加解锁机构浮动地设置在举升机构上,在举升过程中,更便于加解锁器对准电池总成;减少了由于电池总成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的细微差别,导致无法解锁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换电池过程中,对于电池的加解锁过程定位不够准确,影响换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换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减排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电动汽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并且将要成为汽车发展的主力军。但是电动汽车由于其充电不方便,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有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电池电量充满,但是这种充电技术严重损害了电池的寿命;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充电桩充电,但是充电桩技术发展很不完善需要专车专用,大大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所以,一种类似加油站的汽车电池更换的换电站应运而生。在城市和道路要道建立换电站既能满足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要求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侧向换电和底盘换电。侧向换电主要是在汽车两侧水平方向进行电池更换。底盘换电主要指的是在汽车底部进行电池更换,通常,需换电池的电动汽车被抬升到离地面一定高度,小车沿轨道驶入车辆下,先以电池的方向调整小车角度,随后小车升高以接近电池,并且定位小车与电池的相对位置,接着卸下电池,带着电池降低,并且沿轨道驶离车辆并开向电池存储站去更换充满电的电池,然后再次进入被抬高的车辆下方,重复前面的动作并将电池安装到车辆上。因此,在换电过程中,定位精度和换电时间是评价换电小车性能和换电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实现精准定位,快速换电,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307626U,公开了一种无线穿梭式换电小车。其中,安装在换电小车上的加解锁装置主要包括伺服电机和由伺服电机驱动的扭矩扳手,通过扭矩扳手拧动电池总成上的螺栓能够将电动汽车或设置在电动汽车换电站上的电池总成储存单元上的电池总成解锁取下并放置到电池定位平台上。该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基本的换电功能,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扭矩扳手拧动电池总成上的螺栓过程之前,需要扳手能够精确的对准螺栓,但是由于电池规格不同,螺栓的大小、尺寸以及安装位置也会存在着差异,往往很难一下找准螺栓的位置,这就需要在加解锁时,每次都需要专门的定位装置获取螺栓的位置,影响换电的效率;其二,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有限,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池,而将螺栓作为紧固件,经过扭矩扳手多次拧动,难免造成滑丝,影响电池在汽车上安装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电动汽车换电池过程中,对于电池的加解锁过程的定位不够准确,影响换电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电系统,换电系统中的电池加解锁机构包括触发器以及受第一驱动源驱动的限位部,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上的触发器,在举升机构举升过程中,触发设置在电池总成上的锁紧器,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卡接在电池总成的限位部朝锁紧器的解锁方向运动,进行加解锁,不需要通过定位装置找寻电池的安装位置,可以快速对电池总成进行更换,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此外,电池加解锁机构浮动地设置在举升机构上,在举升过程中,更便于加解锁器对准电池总成,减少了由于电池总成在汽车上细微的位置误差,导致无法解锁的情况。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电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4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凉感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磁编码器板的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