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纳米亲水通道聚乙烯基胺膜及其制备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4413.7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云;卢静琼;吉学智;何善衡;王涵玥;张硕;崔怡岩;李鹏;何健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0 | 分类号: | B01D69/10;B01D69/12;B01D71/26;B01D69/02;B01D61/14;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纳米 通道 聚乙烯 基胺膜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亲水通道聚乙烯基胺膜及其制备应用,属于膜分离领域;其制备过程包括:首先通过自由基聚合‑水解N‑乙烯基甲酰胺制备聚乙烯胺,将聚乙烯基胺中少量氨基与带疏水性梳状侧链的酰氯基化合物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采用溶液涂覆法将其涂覆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静置待其微相分离,制备渗透蒸发复合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简便,原料易得,制得的含疏水侧链聚乙烯基胺复合膜用于乙醇/水液体分离,表现出较好的通量和分离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亲水通道聚乙烯基胺膜及其制备应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去除有机溶剂中的水分可以达到溶剂回收的目的,或者将反应中的水分子脱除,推动反应的进行,以达到反应分离相耦合的先进工艺条件。渗透蒸发技术作为重要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与其它传统脱水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产品纯度高、原料损失小、过程无污染和能耗低,易耦合等优点,在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
由于高分子材料存trade-off效应,即膜的通量和选择性存在此增彼消的现象,为了能够同时增大膜的通量和选择性,通过聚合水解法在膜中增加亲水基团,并通过调控聚合物链段结构,例如梳状、 侧链功能化等高分子拓扑结构,实现聚合物微相分离,在渗透蒸发膜中自然形成有序的纳米亲水通道。并利用亲疏水基团极性差异在膜中产生微相分离结构,自然形成微相分离纳米通道,强化水分子在通道中的选择传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纳米亲水通道聚乙烯基胺膜,其可用于分离有机溶剂和水混合溶液,利用高分子链上亲疏水基团极性差异在膜中产生微相分离结构,自然形成有序的纳米亲水通道,强化水分子在通道中的选择传递,以提高膜的渗透通量和选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纳米亲水通道聚乙烯基胺膜,由分离层和支撑层构成,分离层以聚乙烯胺为基体,将其接枝含疏水侧链酰氯基化合物,经过微相分离,制备含有亲水通道的聚乙烯基胺分离层,支撑层为聚丙烯腈超滤膜,采用溶液涂覆法制备复合膜。
所述支撑层是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万。
所述含疏水侧链酰氯基化合物可为乙酰氯,丙酰氯,正丁酰氯,戊酰氯,己酰氯,庚酰氯,辛酰氯,壬酰氯,癸酰氯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10~10oC,反应时间为0.5-5h。
一种具有纳米亲水通道聚乙烯基胺膜的制备,其利用高分子链上亲疏水基团极性差异在膜中产生微相分离结构,自然形成有序的纳米亲水通道,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由基聚合-水解法制备聚乙烯胺;将N-乙烯基甲酰胺、去离子水、引发剂按照1:6-7:0.008-0.009的质量比加入500ml三口烧瓶中;将实验装置安装好,先通氮气2-5min,持续抽真空1-3min,停止真空泵,如此反复1-3次,即可开始反应;在40-50℃反应2-5h,迅速加入酸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水解1.5-2.5h,水解完成用乙醇溶液析出,真空干燥,待用;
步骤2、聚乙烯胺去离子:将步骤1中的聚乙烯胺配成3wt% 的溶液,然后将活化后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加入到聚乙烯胺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将聚乙烯胺中胺基上的H离子去掉,搅拌6~8小时,过滤,得到去离子聚乙烯胺,备用;
步骤3、聚乙烯胺接枝含疏水侧链酰氯基化合物;将步骤2所得的去离子聚乙烯胺加入到三口烧瓶中,作为A溶液;将含疏水侧链酰氯基化合物溶于四氢呋喃溶液中,得到B溶液,将B溶液于-10~10oC下缓慢滴入A溶液中,反应1.5~2.5h,停止反应,待用;
步骤4、交联含疏水侧链聚乙烯胺:将上述溶液加热到30℃,逐滴滴加2wt%的戊二醛溶液,交联0.5小时,脱泡,静置,待用;
步骤5、制备改性聚乙烯胺复合膜;将上述制备的含疏水侧链聚乙烯胺溶液,涂覆在聚丙烯腈基膜上,分离层厚度为1.1-1.5微米, 静置待其微相分离,制备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4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检测用粉碎与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板栗脱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