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冶金双驱动轮毂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1731.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5/10 | 分类号: | B22F5/10;B22F3/16;B22F3/24;C22C38/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尹红红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驱动 轮毂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双驱动轮毂及其生产工艺,该双驱动轮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Cu为1.8%‑2.23%、C为0.54%‑0.66%,余量为Fe。采用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生产的轮毂,可以满足商用车对双驱动轮毂尺寸精度的要求;比传统锻造工艺节约近40%成本,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产品重量,满足汽车轻量化发展要求。因此,采用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制备的双驱动轮毂具有较高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冶金双驱动轮毂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驱动轮毂都是铸件机加工,由于双驱动轮毂的结构决定,铸件机加工车削余量非常大,机加工成本很高,对材料的浪费非常严重;而现有的粉末冶金工艺可以通过一次性的成型出双驱动轮毂,然而只对内径外径精度特别高的位置进行机加工,因此,不能整理保证双驱动轮毂的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冶金双驱动轮毂及其生产工艺,采用本发明的粉末冶金工艺,设计特殊的模具结构;同时减少额外机加工,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产品重量,极大的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末冶金双驱动轮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Cu为1.8%-2.23%、C为0.54%-0.66%,余量为Fe;其中Cu是采用Distaloy ACu的方式混合,即在制作Fe粉的过程中加入了Cu,这样粉材的性能更稳定,不同产品之间尺寸变化很小,有利于产品尺寸的控制。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双驱动轮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Cu为1.88%-2.15%、C为0.58%-0.62%,余量为Fe。
本发明所述的双驱动轮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混粉
根据原料配比,采用特定的工艺对原料进行混粉处理,满足粉末冶金成型压制需求;混粉过程中粉末之间不能产生偏析,团聚,爆炸等;
(2)成型
采用250T月村成型压机,模具结构为上一下二;模具要设计特殊定位,保证产品精度要求;同时成型过程严控产品的变形;工序运输过程中产品之间不能磕碰和挤压;
(3)烧结
烧结高温段温度1120度,要求高温段必须烧结20分钟以上才能满足产品性能;同时烧结过程中采用石墨板做为支撑,产品大面放在石墨板上;产品必须特定的方向摆放烧结,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产品变形;烧结后产品用气枪吹炉灰后立即发机加工;过程不浸防锈油;
(4)一次机加工
机加工选择外径120.5尺寸作为定位基准,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定位误差;机加工主要车削内径和外径;车削过程中保证内径和外径的同心度在0.15以内;内径预留一定的余量,热处理后再进行精加工;
(5)热处理
热处理采用箱式热处理炉,热处理工装必须底面平整,不能有翘曲,同时热处理采用高温油,冷速慢些,有利于产品的变形控制;热处理后要求测量随炉钢件的渗层和产品表面的微观硬度,严控热处理过程;同时热处理后抽检测量产品的变形;
(6)二次机加工:
机加工仍然选择外径120.5尺寸作为定位基准,同时定位工装要求和外径120.5尺寸间隙控制0.1以后,然后精车内径106.59和外径127.25尺寸;该到工序特殊的定位工装是关键,第二次机加工后必须满足图纸所有位置度要求;
(7)清洗
该工序主要清洗机加工后产品上铁削和赃污;
(8)喷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