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的交通路面支架结构及交通路面的桥梁模板支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6461.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兴杰;孙旻;韩磊;冉岸绿;吴剑秋;袁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交通 路面 支架 结构 模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的交通路面支架结构及交通路面的桥梁模板支设方法,该结构包括:底座,包括多根第一卧槽梁和交叉连接于所述第一卧槽梁的多根第二卧槽梁,既有交通路面开设有多个容置槽,所述第一卧槽梁和所述第二卧槽梁分别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至少两排立柱,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第一卧槽梁,每排所述立柱沿所述既有交通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两排所述立柱之间形成临时通道,相邻的两所述立柱连接有连系梁;用于支撑桥梁模板的支承框,安装于多排所述立柱上。本发明解决了当桥梁跨越既有道路时,既有道路要保持继续通行,密布式钢管脚手架不能设置通行孔以满足桥梁施工需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的交通路面支架结构及交通路面的桥梁模板支设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工程中,部分桥梁为保证桥梁结构的质量、力学性能的连续性,一般采用现浇施工法。桥梁跨越既有道路,也常采用现浇施工法。
现浇施工法不可避免的采用支架,目前常用的支架有密布式钢管脚手架、大直径钢管与贝雷架组合、大直径钢管与型钢梁组合等型式。密布式钢管脚手架安装密度大、杆件众多、节点连接多、安装拆除复杂、杆件结构受力不明确,出现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杆件之间不能预留通行孔。而当桥梁跨越既有道路时,桥梁下方的既有道路一般要求保持通行状态,密布式钢管脚手架则不能满足跨越既有道路的桥梁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桥梁的交通路面支架结构及交通路面的桥梁模板支设方法,以解决当桥梁跨越既有道路时,既有道路要保持继续通行,密布式钢管脚手架不能设置通行孔以满足桥梁施工需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桥梁的交通路面支架结构,包括:
底座,包括多根第一卧槽梁和交叉连接于所述第一卧槽梁的多根第二卧槽梁,既有交通路面开设有多个容置槽,所述第一卧槽梁和所述第二卧槽梁分别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至少两排立柱,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第一卧槽梁,每排所述立柱沿所述既有交通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两排所述立柱之间形成临时通道,相邻的两所述立柱连接有连系梁;
用于支撑桥梁模板的支承框,安装于多排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框包括连接于一排所述立柱的上部的支承梁和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支承梁之间的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同轴设置的下柱体和上柱体,所述下柱体和所述上柱体之间连接有顶升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为千斤顶。
进一步的,所述下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卧槽梁与所述第二卧槽梁的交叉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系梁上铺设有安全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卧槽梁和所述第二卧槽梁分别连接有锚杆,所述锚杆埋设于所述既有交通路面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路面的桥梁模板支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既有交通路面开设有交叉设置的多个容置槽;
于多个容置槽中分别安装第一卧槽梁和第二卧槽梁,并将所述第一卧槽梁交叉连接于所述第二卧槽梁以形成底座;
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卧槽梁上安装至少两排立柱,并将连系梁连接于相邻的两所述立柱,每排所述立柱沿所述既有交通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两排所述立柱之间形成临时通道;
于多排所述立柱上安装支承框;
于所述支承框上铺设桥梁模板以用于浇筑桥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