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6482.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发龙;陈旭东;杨振东;肖慧桥;柯小玲;杜成;原振升;万其斌;林登峰;马莹;石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和装置,可以基于运营商自身网络数据判定每条道路的拥堵情况,并根据拥堵情况进行交通控制,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该方法包括:根据道路的边界经纬度信息和路口的边界经纬度信息,获取道路和路口对应的图层;按照地市信息、道路名称信息或用户移动方向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路口为分割点对该道路对应的图层进行划分,确定多个子道路;基于多个子道路中每个子道路在第一时间段中的多个子时间段内的流入用户数和流出用户数,确定多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根据多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调整多个子道路对应的路口的交通灯时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的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困扰中国大城市的普遍难题,尤其是随着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交通拥堵的现象愈演愈烈。
移动运营商虽然不直接参与交通管理,但是从3G时代开始,越来越多城市的交通部门和运营商合作,展开智慧交通方案,运营商为交通部门提供高速、稳定的回传网络,将传感器采集的用于检测拥堵的数据通过3G/4G网络回传给交通部门进行大数据分析。
然而,传统的智慧交通方案聚焦在如何为交通部门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在整个方案中参与的角色是数据提供者,未提出一个从数据的输入到输出,再到解决交通拥堵的闭环过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和装置,可以基于运营商自身网络数据判定每条道路的拥堵情况,并根据拥堵情况进行交通控制,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道路的边界经纬度信息和路口的边界经纬度信息,获取道路和路口对应的图层;按照地市信息、道路名称信息或用户移动方向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路口为分割点对该道路对应的图层进行划分,确定多个子道路;基于多个子道路中每个子道路在第一时间段中的多个子时间段内的流入用户数和流出用户数,确定多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根据多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调整多个子道路对应的路口的交通灯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多个子道路的流入用户数和流出用户数可以确定多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基于多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可以对路口的交通灯时长进行调整,这样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基于该多个子道路中每个子道路在第一时间段中的多个子时间段内的流入用户数和流出用户数,确定每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包括:确定多个子道路中的第一子道路在多个子时间段内的流入用户数和该第一子道路在多个子时间段内的流出用户数;在该第一时间段内,根据该流入用户数和该流出用户数,确定计数器的取值T,T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将T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第一子道路的拥堵指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计数器的初始取值为T=0;根据该流入用户数和该流出用户数,确定计数器的取值T,包括:若该多个子时间段中的N个第一子时间段的流出用户数小于或等于k倍的所述第一子时间段的流入用户数,将T更新为T+N,N为正整数,k大于或等于1。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确定该多个子道路中的第一子道路在该多个子时间段内的流入用户数和该每条子道路在该多个子时间段内的流出用户数,包括:在该多个子时间段中的第一子时间段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分别统计该第一子道路上的采样用户;对该第一子道路上具有相同标识的采样用户进行去重处理,分别获得该开始时刻对应的第一采样用户清单和该结束时刻对应的第二采样用户清单;基于该第一采样用户清单和该第二采样用户清单,确定该第一子道路在该第一子时间段内的流入用户数和流出用户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该多个子道路的拥堵指数,调整该多个子道路对应的路口的交通灯时长,包括:若该多个子道路中的第二子道路的用户移动方向前方为丁字路口,且该第二子道路的后序道路的拥堵指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增大该第二子道路的绿灯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4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