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6605.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平;罗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诺菲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 转向 系统 测试 装置 | ||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台,承载台下方设有用于连接转向柱总成输出轴的负载机构,负载机构的负载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负载扭矩转角传感器、转向柱总成输出轴;承载台上方设有用于连接转向柱总成输入轴的加载机构,加载机构的加载电机输出轴依次连接加载扭矩转角传感器、转向柱总成输入轴;升降机构通过支撑板上固连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竖直的第一丝杠螺母付驱动第一托架在导柱上滑动,实现加载机构的上下位置调整;承载台上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转向柱总成,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装置,以及带动夹持装置上下及前后移动的上下调整装置、前后调整装置。本申请具有结构合理、测试通用性好、安装调试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装配生产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近年来在国内车辆领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EPS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可靠性、驾驶舒适性以及操作灵敏与轻便性。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投入生产之前进行一些列的性能测试时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研究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然而目前因为各种型号的实验台及试验方法不尽相同,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大不相同。
电动助力系统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其各项数据参数进行测试,大部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机械转向系统的主要构件都为转矩信号获取,并不能完成不同款式或类型电动车助力转向系统的测试需求,因此客观、准确并快速对电动助力系统参数进行检测对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一致性至关重要,设计一种通用性强、结构可靠、测试简单的测试装置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动车助力转向系统中,因而无法满足不同款式或类型的电动车助力转向系统的测试需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的稳定性和性能的一致性,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装置,包括转向柱总成,所述转向柱总成包括转向柱总成输入轴、转向柱总成输出轴和总成支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下方设有用于连接转向柱总成输出轴的负载机构,所述承载台上方设有用于连接转向柱总成输入轴的加载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加载机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承载台上设有用于夹持转向柱总成的夹持机构;
所述负载机构包括固连在承载台下方的下支撑座,所述下支撑座下端固连负载电机,所述承载台上设有与转向柱总成输出轴对应的通孔,所述负载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负载扭矩转角传感器、转向柱总成输出轴;
所述加载机构包括上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上端固连加载电机,所述加载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加载扭矩转角传感器、转向柱总成输入轴;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连在承载台上且位于通孔后方竖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侧固连第一驱动电机和竖直的第一丝杠螺母付,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杠螺母付的丝杠,沿所述支撑板四周均匀分布多个固连在承载台的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连接第一托架,所述上支撑座固接在第一托架的前侧,所述上支撑座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付的螺母固连;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装置,以及带动夹持装置上下及前后移动的上下调整装置、前后调整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在前后调整装置前端的一对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对竖直设置,两个安装板之间分别连接水平的滑杆和双向丝杠,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一对夹板,两所述夹板还与双向丝杠螺接,两所述夹板沿通孔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安装板上固接步进电机,所述双向丝杠一端固连带轮,所述步进电机与带轮之间连接同步带;
所述加载电机、负载电机、加载扭矩转角传感器、负载扭矩转角传感器、总成控制器、升降机构、夹持装置、上下调整装置和前后调整装置分别电连接的工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诺菲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诺菲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