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6949.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6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萍;罗怀琴;黄金琴;汪飒;马坤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47/36;A61K47/38;A61K47/26;A61K4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纤维素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45~60%、羟丙甲纤维素:25~40%、琼脂:5.5~10%、氯化钾:0.5~1%、吐温‑80:0.5~3%,余量为水;其中,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为Hp55S或Hp55,羟丙甲纤维素为HPMC‑E4。本发明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的制备方法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可采用通用的空心胶囊生产线一次成型制备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本发明空心胶囊囊膜表面光滑、有弹性,具有在模拟胃液环境中2h不溶胀不崩解不泄漏药物的稳定性,在模拟肠液环境中1h内甚至30min内完全崩解释放药物的特性,且产品的松紧度、脆碎度均合格、囊膜力学性能好,对环境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辅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空心胶囊分为胃溶型、肠溶型和结肠型,分别对应于人体胃部、小肠和结肠区域崩解释放药物。肠溶型胶囊具有胃中稳定而在人体小肠区域崩解释放药物的特点,特别适合于易被胃中的酶或胃酸破坏的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药物的充填。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肠溶空心胶囊,是以动物来源的明胶或植物来源的羟丙甲纤维素为囊材制备空心胶囊的囊胚,再利用肠溶性包衣材料如纤维素酞酸酯系列、丙烯酸树酯EuS100、EuL100系列对空心胶囊囊胚外层进行包衣,制备出在胃液中稳定而在肠液中崩解的肠溶空心胶囊。这种肠溶空心胶囊制备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①肠溶包衣液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常用的肠溶包衣材料如纤维素酞酸酯系列、丙烯酸树酯EuS100、EuL100系列均不溶于水,一般采用乙醇、丙酮、或混合有机溶剂溶解制成肠溶包衣液,包衣层依靠有机溶剂的快速挥发将包衣材料附着在囊胚外层。大量的有机溶剂对操作人员和生产车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②需要定制专用的肠溶空心胶囊生产线。制备工艺一般是先制备空心胶囊囊胚、再将囊胚浸入肠溶包衣液中进行肠溶包衣,也即多次蘸胶成型工艺。这样的工艺不能采用通用的空心胶囊生产线。
③包衣次数一般为2~4次。由于肠溶包衣液自身没有凝固性,依靠肠溶包衣液中有机溶剂的挥发实现肠溶包衣层在囊胚外层的成型,为了快速成型,包衣溶液一般采用低浓度包衣材料+高浓度有机溶剂配制而成,因此普遍采用二次、三次、甚至四次包衣操作。
获得中国专利授权的CN201910254934.0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将钙盐和钠盐凝胶的羟丙甲纤维素肠溶空心胶囊”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在发明内容中清楚写明:步骤1~步骤6制备的是含有羟丙甲纤维素、凝胶剂、钙盐、海藻酸钠等组成的胶液制备的空心胶囊囊胚;步骤7是将步骤6的胶囊棒再次浸入到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机溶液中进行二次蘸胶,在胶囊棒外形成肠溶包衣层。可见,CN201910254934.0公开的一种将钙盐和钠盐凝胶的羟丙甲纤维素肠溶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本质上是使用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机溶液作为肠溶包衣液,并通过二次蘸胶成型工艺,通过有机溶剂的挥发对胶囊胚进行肠溶包衣成型的,没有真正解决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制备中存在的上述①~③这三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在模拟胃液环境中2h不溶胀不崩解不泄漏药物的稳定性、在模拟肠液环境中1h内甚至30min内完全崩解释放药物的特性的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该空心胶囊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45~60%、羟丙甲纤维素:25~40%、琼脂:5.5~10%、氯化钾:0.5~1%、吐温-80:0.5~3%,余量为水;其中,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为Hp55S或Hp55,羟丙甲纤维素为HPMC-E4。
本发明肠溶空心纤维素胶囊以Hp55S或Hp55作为主要囊材,具有良好的耐酸稳定性,琼脂作为凝胶剂也具有良好的耐酸稳定性,HPMC-E4作为囊材调节胶囊在模拟肠液环境中的崩解快慢,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学院,未经浙江万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