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高速货车的减震设施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7366.X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7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啸东;华亮;沈艳丽;张文;耿峰;王磊;李作奇;陈明忠;方松;施璐;付建勋;吕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高速 货车 减震 设施 | ||
一种针对高速货车的减震设施,包括环柱状引导通道,所述环柱状引导通道右边壁上部装配着撑持台,所述撑持台上部熔接着柱状装配条,所述柱状装配条上端装配着马达,所述马达当中之处装配着辊子一,所述辊子一壁面装配着旋动环,所述旋动环的边壁上装配着蜗杆二,所述环柱状引导通道的里面套接着柱状运动条,所述柱状运动条右边壁装配着蜗杆一,所述柱状运动条下端装配着卡箍套二。结合其它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高速货车驾驶室前遭致的撞击作用不小之际就不利于达成减震的性能、难以对高速货车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的撞击作用执行分解、以此不利于高速货车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的减震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货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高速货车的减震设施。
背景技术
载货汽车通常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通常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绝大部分货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运用汽油、石油气或者天然气。
而对应的高速行驶的货车就是高速货车,高速货车都是经两段驾驶室和货车车体执行相连的,在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须运用减震设备执行相连,目前的通常运用减震橡胶块来执行相连,达成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的减震,然而伴着高速货车的行驶,在高速货车驾驶室前遭致的撞击作用不小之际,就不利于达成减震的性能,难以对高速货车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的撞击作用执行分解,以此不利于高速货车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的减震,所以,亟待给出一更有效的高速货车车钩减震设备来克服目前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给以了一种针对高速货车的减震设施,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高速货车驾驶室前遭致的撞击作用不小之际就不利于达成减震的性能、难以对高速货车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的撞击作用执行分解、以此不利于高速货车驾驶室和货车车体间的减震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给以了一种针对高速货车的减震设施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针对高速货车的减震设施,其包括环柱状引导通道2,所述环柱状引导通道2右边壁上部装配着撑持台10,所述撑持台10上部熔接着柱状装配条9,所述柱状装配条9上端装配着马达8,所述马达8当中之处装配着辊子一5,所述辊子一5壁面装配着旋动环6,所述旋动环6的边壁上装配着蜗杆二7,所述环柱状引导通道2的里面套接着柱状运动条3,所述柱状运动条3右边壁装配着蜗杆一4,所述柱状运动条3下端装配着卡箍套二33,所述卡箍套二33里面套接着辊子三32,所述辊子三32正壁面套接着卡箍套一31,所述卡箍套一31边壁上熔接着环柱状筒件一30,所述环柱状筒件一30的右边的一头装配着弹性碟簧一28,所述弹性碟簧一28里面套接着柱状引导条二29,所述柱状引导条二29的右边的一头装配着旋动板一26,所述柱状引导条二29和旋动板一26间装配着辊子二27,所述旋动板一26的外壁上熔接着联接块一24,所述卡箍套二33的边壁上熔接着环柱状筒件二34,所述环柱状筒件二34外边的一头装配着弹性碟簧二37,所述弹性碟簧二37里面套接着柱状引导条三38,所述柱状引导条三38外边的一头装配着旋动板二35,所述旋动板二35和柱状引导条三38间装配着辊子四36,所述旋动板二35外壁上装配着联接块二39,所述联接块一24和联接块二39上镜像装配着螺杆25,所述联接块一24里的边壁上端装配着环柱状联接套二23,所述环柱状引导通道2横向的两边壁上镜像装配着环柱状联接套一21,所述环柱状联接套一21与环柱状联接套二23间装配着柱状引导条一22。
所述蜗杆一4和蜗杆二7相咬合。
所述柱状运动条3和环柱状引导通道2可移动相连。
所述柱状引导条一11和环柱状联接套一21固连装配并同环柱状联接套二23可移动相连。
所述旋动板一26与旋动板二35都是倒拱门状架构,所述旋动板一26和柱状引导条二29旋接,旋动板二35与柱状引导条三38旋接。
所述卡箍套一31和卡箍套二33均与辊子三32旋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7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