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牵引汽车门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8645.8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杭鲁滨;苏旭;郭辉;王明远;黄晓杰;刘哲;陈勇;黄晓波;刘宁宁;邓辉宇;华勇;杜金良;李苏龙;林士森;钟传磊;吴柏锐;曲志洋;彭继友;朋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姜晓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汽车 门锁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汽车门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绳牵引汽车门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立交式轨道和门锁,立交式轨道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绳牵引行走机构,相对门锁特定方位设置有声音采集分析装置;各绳牵引行走机构分别从各方向与门锁对应开启机构连接,沿立交式轨道移动调节其牵引绳与对应开启机构的连接角度,牵引绳驱动对应开启机构按照门锁开启过程中的顺序依次实现开启功能,完成对应的开启力和开启行程检测,声音采集分析装置对门锁开启过程中的声音进行采集和分析。本发明的检测装置适于不同类型门锁的电动开启力及其开启行程、内外手动开启力及其开启行程功能检测,以及声学参数采集多指标分析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门锁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牵引汽车门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门锁安全性能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人们愈发关注车门开、闭瞬间声响舒适度,汽车门锁瞬态噪声逐步成为汽车领域研究重点,研发用于检测分析车门裸锁瞬态噪声的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门锁检测装置研究方面,国内专利CN110779738公布了一种汽车门锁检测设备,能够实现汽车左门锁和右门锁的外开、内开和锁紧强度的自动检测;专利CN102980753公开了一种车门锁开启行程及推拉力试验装置,可同时进行车门锁开启行程和开启力试验。
国内外现有汽车门锁检测装置检测指标单一,多指标同时检测集成性不足,声学性能、机械性能指标、声品分析统一检测的整合系统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绳牵引汽车门锁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检测指标单一,多指标集成性低等问题。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绳牵引汽车门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在所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立交式轨道和门锁,在所述立交式轨道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绳牵引行走机构,在所述门锁旁边设置有声音采集分析装置,各个所述绳牵引行走机构分别从各个方向与门锁的对应开启机构连接,用于通过沿立交式轨道移动调节其与对应开启机构的连接角度,并带动对应开启机构按照门锁开启过程中的顺序依次实现开启功能,完成对应的开启力和开启行程检测,所述声音采集分析装置用于对门锁开启过程中的声音进行采集和分析。
进一步,所述绳牵引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绳牵引机构,所述绳牵引机构通过牵引绳与门锁的对应开启机构连接,用于通过拽拉牵引绳实现对应开启机构的开启,所述行走机构能够沿立交式轨道移动,调整其上绳牵引机构的牵引绳与对应开启机构之间的角度,确保两者垂直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立交式轨道配合的U形框架,所述U形框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沿立交式轨道的轨道面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U形框架中两个侧板分别通过多排从动轮与轨道面的横向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实现行走机构沿立交式轨道的移动,同时,借助摩擦力,使从动轮沿轨道面转动向前,确保行走机构的稳定移动。
进一步,所述立交式轨道的横向截面呈工字形结构,包括轨道板和与之连接的两个端板,在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中空的矩形齿状支架,所述矩形齿状支架沿立交式轨道设置,包括齿部和与之相连的两个连接部,所述齿部的外侧与相对面连接,内侧设置有与端板转动连接的一排承压轮,两个所述连接部上各设置有一排移动轮,两排所述移动轮分别与轨道板的一面转动连接,从而完成对轨道面横向端部的形封闭。
进一步,所述绳牵引机构设置在一个侧板上,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绞盘的中心轴连接,所述绞盘上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自由端穿过三滑轮张力传感器上的各个滑轮与门锁的对应开启机构连接,所述三滑轮张力传感器设置在侧板上,用于测量牵引绳在开启过程中所受的张力即开启力,所述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绞盘转动,从而拽拉牵引绳带动对应开启机构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8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色标的腹腔镜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