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感应熔化炉续流管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9578.1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史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平祥感应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感应 熔化炉 流管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感应熔化炉续流管控制方法,在续流管控制电路中,在高端整流桥回路中连接续流管,在低端整流桥回路中连接KK型快速晶闸管,开机时,高端整流桥回路中续流管一直接入,低端整流桥回路中的KK型快速晶闸管由触发电路控制,在中频电压升高至设定值时,经触发电路产生触发脉冲触发,KK型快速晶闸管导通介入主电路,起到保护整流管的作用。本发明启动稳定,控制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感应熔化炉续流管控制方法,属于熔化炉设备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功率高效节能的感应熔化炉需求量逐渐增多,对于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提高感应炉的熔化炉炉体电压减少铜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大部分厂家都采用提高进线电压或采用整流桥串联的方式来提高电压。
若采用整流桥串联以提高电压这种方式,从便于感应炉顺利启动角度讲,只需增加一只续流管。然而,要考虑故障发生时,保护KK型快速晶闸管,则需增加两只续流管。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同时接上两只续流管,会产生启动困难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感应熔化炉续流管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大功率感应熔化炉续流管控制方法,在续流管控制电路中,在高端整流桥回路中连接续流管,在低端整流桥回路中连接KK型快速晶闸管,开机时,高端整流桥回路中续流管一直接入,低端整流桥回路中的KK型快速晶闸管由触发电路控制,在中频电压升高至设定值时,经触发电路产生触发脉冲触发,KK型快速晶闸管导通介入主电路,起到保护整流管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续流管控制电路包括整流单元、比较器单元、振荡器单元、脉冲整形单元、脉冲放大单元与触发单元,其中整流单元进行电压采样,输出连接比较器单元,比较器单元为双电压比较器,比较器单元输出至振荡器单元、脉冲整形单元,由脉冲整形单元整形后输出至脉冲放大单元,由脉冲放大单元放大后输出至触发单元,触发单元触发KK型快速晶闸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电压采样变压器,与电压采样变压器连接的稳压电阻R1、R2,限流电阻R3,稳压管DW1,电容C1和极性电容E1滤波,经电阻R4输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比较器单元的U1A同向输入脚连接电阻R4,U1A反向输入脚连接可调电阻W1,可调电阻W1一端接正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6接地,U1A同向输入脚通过电阻R5连接U1A输出脚,U1A输出脚连接电阻R7、电阻R8的一端,以及极性电容E2的负极,电阻R7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E2的正极接正电源,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和极性电容E3的正极,极性电容E3的负极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接U1B同向输入脚,U1B反向输入脚连接可调电阻W2,可调电阻W2一端接正向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11接地,U1B同向输入脚通过电阻R10连接U1B输出脚,U1B输出脚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以及极性电容E4的负极,电阻R12的另一端以及极性电容E4的正极接正电源,U1B输出脚控制振荡器单元及脉冲整形单元的复位端,根据需要设定炉体电压达到某一值才发出触发脉冲,把KK型快速晶闸管触发开通接入主电路,起到在故障时保护续流管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比较器单元的U1A和U1B采用LM393集成电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振荡器单元包括U2B的复位脚连接U1B输出脚,U2B的控制电压脚通过电容C4接地,U2B的触发脚、阀值脚共点,通过并联的电容C2、电容C3接地,U2B的放电脚接电阻R13、R14,电阻R13的另一端接正电源,电阻R14的另一端接U2B的阀值脚,由U2B、电容C2、电容C3、电阻R13、R14组成振荡器,振荡器脉冲率为2KHz,振荡脉冲由U2B输出脚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平祥感应炉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平祥感应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