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及其编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1001.4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文;韩建超;胡文忠;丁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融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节段 硬度 介入 导管 及其 编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及其编制方法,属于介入医疗技术领域。它由内层的PTFE润滑层、中层的金属加强层以及外层的高分子材料基层构成,所述金属加强层包括近端的第一硬度段和远端的第二硬度段;所述金属加强层的第一硬度段为管状金属编织网结构;所述金属加强层的第二硬度段为管状金属弹簧圈结构或比第一硬度段的编织密度低的管状金属编制网结构。在近端采用金属编织网结构,在远端采用金属弹簧圈或者低编织密度的金属编织网结构,近端编织密度高,硬度高,具有较好的推送性,远端编织密度低,硬度降低,具有更好的柔顺性,两者配合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介入手术中迂曲的血管通路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及其编制方法,属于介入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血管内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引下,将介入医疗器械送达人体重要器官和部位,如:心脏、肝脏、脑、肾、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和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过程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医疗费用相对低廉的优点,利用微创技术替代传统的医疗方法进行诊断与治疗操作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治疗各种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的最流行的医疗手段,在所有的手术中,微创介入治疗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85%。经血管微创介入医学近年来已发展成为现代医学中与内科和外科并列的三大诊断治疗技术之一,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医疗界发展的热点。
介入治疗时,一些病灶与穿刺点的位置较远,且近穿刺点位置的血管较直,近病灶位置的血栓较迂曲,通常需要用到长鞘来辅助导入治疗器械。例如肺栓塞治疗时需要从股静脉穿刺,经过心脏到达肺主动脉及其支脉。这样导管鞘要先经过接近直线的下腔静脉,再经过心脏的“S”弯,达到肺主动脉后还要面临近90°的转弯才能到达左右肺动脉。鞘管穿越直的血管是比较容易的,需要较好的推送性;穿越迂曲血管时相对困难,需要鞘管具有较好的柔顺性。
目前,上市的导管通常是由三层组成的,内层多为PTFE材料,中层为金属编织网,外层为高分子材料。单一的金属编织网有较好的抗弯折性,从而提供了优异的推送性和稳定性,但是不能完美适应血管有直有弯的特性。
因此,提出一种多硬度介入导管,在近端(靠近手术医生的一端)采用金属编织网结构,在远端采用金属弹簧圈或者低编织密度的金属编织网结构,近端第一硬度段提供良好的推送性和稳定性,远端第二硬度段提供良好的柔顺性,以便适应介入手术血管通路的先直后弯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及其编制方法,它解决了市场上现有鞘管推送性和柔顺性无法兼顾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它由内层的PTFE润滑层、中层的金属加强层以及外层的高分子材料基层构成,所述金属加强层包括近端的第一硬度段和远端的第二硬度段;
所述金属加强层的第一硬度段为管状金属编织网结构;
所述金属加强层的第二硬度段为管状金属弹簧圈结构或比第一硬度段的编织密度低的管状金属编制网结构。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第二硬度段是由第一硬度段中的部分金属丝延续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金属加强层的第一硬度段和第二硬度段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由第一硬度段中的部分金属丝延续编织而成。
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的编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准备好的管状的PTFE润滑层套入金属芯棒;
b.在PTFE润滑层外绕制编织金属加强层,金属加强层包括近端的第一硬度段和远端的第二硬度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融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融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业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外科护理用的雾化装置